[实用新型]一种打圈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42650.X | 申请日: | 2015-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苇 |
| 主分类号: | B21F1/06 | 分类号: | B21F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 地址: | 065400 河北省香***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打圈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配电箱柜时,经常要把电线一端的线芯弯出一个内径的圈,使螺丝能够穿过该圈以牢固的压在铜排或元件上。但是不经过训练的工人打出来的圈大小不一,速度慢,效率低,并影响美观,而且圈太大还可能会影响电气性能。因此为了在电气配电箱柜的生产工程中使电线打圈既标准又快捷,有必要专门设计制作一种用于电线弯圈用的打圈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弯折电线一端的线芯使其形成一线芯圈的打圈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圈工具,用于将电线一端的线芯弯折使形成一个圈,所述打圈工具包括手柄和设于所述手柄同一端的第一圆柱及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的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相平行且两者间具有用于夹固电线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为具有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的T字型,所述竖直部分的自由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沿所述竖直部分轴向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柱的第一固定孔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柱的第二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深度均为7mm-8mm,所述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的轴向长度为12mm-13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为6mm-7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为4mm-5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间的间隙为2mm-3mm。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竖直部分为一圆杆,所述连接头为自所述圆杆一端延伸而成的短圆柱。
本实用新型的打圈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将电线一端的线芯弯折形成一个与配合连接的螺丝规格一致的线芯圈,使螺丝能够牢固的压在铜排或元件上,进而保证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圈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圈工具中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打圈工具对电线打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手柄;2-连接头;3-第一圆柱;4-第二圆柱;5-第一固定孔;6-第二固定孔;7-竖直部分;8-水平部分;9-电线;10-线芯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打圈工具,用于弯折电线9一端的线芯使其形成一个线芯圈,该打圈工具包括手柄1和设于手柄1同一端的第一圆柱3及直径小于第一圆柱3的第二圆柱4,该第一圆柱3和第二圆柱4相平行且两者间具有用于夹固电线9的间隙。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手柄1为具有竖直部分7和水平部分8的T字型,该竖直部分7为一圆杆,且其自由端沿竖直部分7长度方向(轴向)延伸形成有连接头2,该连接头2呈短圆柱状,当然也可为其它结构,如立方体结构等。连接头2上沿竖直部分7轴向开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圆柱3的第一固定孔5和用于固定第二圆柱4的第二固定孔6。其中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6的深度均为7mm-8mm间的任意一数值,第一圆柱3与第二圆柱4的长度均为12mm-13mm间的任意一数值。当然,各圆柱与手柄1的连接方式不唯一,还可将各圆柱直接焊接于手柄1的竖直部分7上。而设置连接头2可方便加工两固定孔,工艺简单,倘若直接在手柄1的竖直部分7上加工,由于受手柄1长度限制,工艺难度较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圆柱3的直径为6mm-7mm。第二圆柱4的直径为4mm-5mm。第一圆柱3与第二圆柱4间的间隙为2mm-3mm。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电线9一端除去绝缘外皮,露出一段线芯,接着将线芯卡在第一圆柱3和第二圆柱4之间,并将线芯沿第一圆柱3外围绕制,直至线芯头部与尾部相接合,此时手握电线9具有绝缘外皮的部分向第二圆柱4方向弯折,使所围的线芯圈10朝向第二圆柱4的一侧受到挤压,以矫正所围线芯圈10于该侧的弧度,保证线芯圈10的形状为一标准的圆形,线芯圈10的具体形状可参考图3所示。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苇,未经李俊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2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搓齿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LED照明灯的理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