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触媒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2337.6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秋艺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5/24;B01D53/86;B01D53/72;A61L2/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触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醛清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触媒贴膜。
背景技术
甲醛为无色易溶于水的液体,挥发性很强,有刺激性气味。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人造板材、各种黏合剂涂料和合成纺织品等等。甲醛对眼、鼻、喉的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最普遍的症状就是眼睛受刺激和头痛,严重的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和哮喘。由于甲醛可与蛋白质反应生成氮次甲基化合物而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因而可抑制细胞机能。此外,甲醛还能和空气中的离子性氯化物反应生成二氯甲基醚,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质。甲醛可被室内的高比表面材料吸附富集,当室内温度升高时又重新释放出来,加剧污染效应。目前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限值为0.10mg/m3,然而在新装修的房间内及新家具表面的甲醛浓度则远远大于该限值。一些建筑材料、家具和人造板材是甲醛的重要污染源,如何有效控制污染源并消除甲醛污染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CT触媒贴膜。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CT触媒贴膜,包括上层防水透气膜和下层防水透气膜以及夹置在所述上层防水透气膜和下层防水透气膜之间的CT触媒层,所述CT触媒层为外表面喷涂有CT触媒涂层的无纺布层,同时在所述下层防水透气膜的下表面设有胶粘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CT触媒层的厚度为0.1-0.3mm。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胶粘层为热熔胶层。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触媒贴膜设有CT触媒涂层,它不同于光触媒材料,无需紫外光照射即可每天24小时运作,环境中的热能令CT触媒里的结晶震动,从而引致电荷移动,导致氧化和还原反应,能连续分解穿过防水透气膜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并起到杀菌除臭等功能,防水透气膜的设置不仅使CT触媒溶液不易发生磨损或泄露,而且赋予了该贴膜良好的隔水性能,可广泛贴覆于各种材料表面用于杀菌除臭除甲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CT触媒贴膜,由上层防水透气膜1和下层防水透气膜2以及夹置在所述上层防水透气膜1和下层防水透气膜2之间的CT触媒层组合而成,所述CT触媒层的厚度为0.3mm,所述CT触媒层为外表面喷涂有CT触媒涂层31的无纺布层32,通过CT触媒专业的喷涂技术工程在无纺布32表面喷上CT 触媒溶液,形成CT触媒涂层31,该CT触媒涂层31经过铅笔硬度测试,具有铅笔芯2H 一样的硬度,同时在所述下层防水透气膜2的下表面设有胶粘层4,该胶粘层4为热熔胶层。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触媒贴膜设有CT触媒涂层,它不同于光触媒材料,无需紫外光照射即可每天24小时运作,环境中的热能令CT触媒里的结晶震动,从而引致电荷移动,导致氧化和还原反应,能连续分解穿过防水透气膜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并起到杀菌除臭等功能,防水透气膜的设置不仅使CT触媒溶液不易发生磨损或泄露,而且赋予了该贴膜良好的隔水性能,可广泛贴覆于各种材料表面用于杀菌除臭除甲醛。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秋艺,未经张秋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2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