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杂交种和父本籽粒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0761.7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游晴如;黄庭旭;董瑞霞;王洪飞;涂诗航;周鹏;董练飞;廖发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 水稻 制种 杂交种 父本 籽粒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杂交种和父本籽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成功和推广应用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是杂交水稻应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技术水平决定着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的程度,过去三十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已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但这些技术是建立在我国劳力密集型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其实质是将不同生育期的父母本规则化间作在一起的异交栽培,这种生产模式,机械化程度低,成本高。为改变传统杂交水稻制种中不育系和恢复系规则化种植,分期收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授粉不均匀的现状,父母本机械化混播制种是提高制种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混播制种是指将花期能准确相遇的杂交水稻父、母本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直播,再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在田间把授粉后的父本籽粒除掉或在室内加工时将父本籽粒和杂交种籽粒分开,从而获得纯度高的杂交种籽粒的一种工程化制种方式。混播技术是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规模化的基础,这一制种方式的技术关键是在田间如何将授粉后的父本籽粒除掉,或如何在精选过程中将父本籽粒与一同收获的不育系(杂交种籽粒)种子准确地分离。种子的分离与清选是该项技术的瓶颈,为此,设计出混播制种后高效的机械化的分离清选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好的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杂交种和父本籽粒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杂交水稻混播制种杂交种和父本籽粒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下方倾斜设置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底部设置驱动电机,所述振动筛两端经弹簧与机架相连接,所述振动筛的下方设置有用以承接经振动筛筛选的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小籽粒的第一收集装置,所述振动筛末端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以承接经振动筛筛选的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大籽粒的第二收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包含振动筛主体,所述振动筛主体上沿振动筛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每一凹槽内均匀布设有至少一列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直径为a,所述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小籽粒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a,所述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大籽粒的长度大于2a。
进一步的,所述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小籽粒为父本籽粒、较大籽粒为杂交种籽粒,或所述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小籽粒为杂交种籽粒、较大籽粒为父本籽粒。
进一步的,任一两相邻凹槽之间凸起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底宽度为b,所述父本籽粒或杂交种籽粒的最大直径为0.7~0.9b。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装置包含一倾斜设置在振动筛正下方的承料体,所述承料体末端的出料口设置有用以承接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小籽粒的第一收料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集装置为第二收料箱。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采用振动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与现有种子加工风选、精选设备配合使用,达到连续作业,提高加工效率,实现父本籽粒与杂交种籽粒籽粒的分离清选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筛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筛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筛侧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进料斗,21-出料口,3-振动筛,31-出料口,32-振动筛主体,33-凹槽,34-通孔,4-驱动电机,5-弹簧,6-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小籽粒,7-第一收集装置,71-承料体,72-出料口,73-第一收料箱,8-父本和杂交种籽粒中较大籽粒,9-第二收集装置,91-第二收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0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过滤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葛根粉生产中的清洁型自动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