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手动泵中三通接头的自动装配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40651.0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5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先勇;宋贺;钟朱杰;牛起彪;王浩;崔飞飞;姜成;刘鹤婷;刘明达;刘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动 三通 接头 自动 装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动泵中三通接头的自动装配的设备。
背景技术
手动泵是重型汽车和工程机械中的重要部件,为液压执行元件提供带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手动泵的装配很繁琐,涉及到的零件很多。装配三通接头是手动泵装配众多工序中的关键工序,由于三通接头的装配有扭矩和转角的要求,因此目前还是人工装配。但人工装配有很大的缺点是角度和扭矩控制不够准确,尤其是装配后的角度有很大差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手动泵中三通接头的自动装配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装配的准确性,使得装配过程稳定可靠,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手动泵中三通接头的自动装配的设备,包括主体框架1及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自动上料机构100、旋拧机构200、手动泵固定机构300,所述自动上料机构100是:伺服电机A105安装在上料底板107上;同步带轮A106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105A前端,同步带轮B110安装在带轮轴111上,所述带轮轴111安装在上料底板107上的轴承中;两同步带轮A、B106、110之间由同步带108连接,所述同步带108夹在两夹块109之间;料盒安装板112与夹块109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这样,伺服电机105可通过同步带110驱动料盒安装板112移动。所述料盒安装板112固定在导轨滑块A104上,所述导轨滑块A104固定在所述上料底板107上;料盒101与三通接头2的结构相配合,其上的凹槽能将三通接头2固定在其中,料盒101外侧有两耳,起到夹紧固定作用;料盒安装板112上安装有两个卡块102,卡在所述料盒两耳上以固定料盒101;所述料盒安装板112一端安装有顶块103,起到定位作用,另一端安装有夹钳,起到夹紧作用。
所述的旋拧机构200是:伺服电机B208与旋拧头210连接,轴向通过顶丝限定,所述旋拧头210按三通接头2的结构开有缺口,内部镶有永磁铁,这样的结构能使三通接头2按照一定的方向吸附在旋拧头210上。所述伺服电机B208安装在底座209上,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底座209安装在底板A 202上,所述底板A 202安装在导轨滑块C211上,可由无杆缸B212带动上下运动;两个拉块204安装在底板A 202的右上角处,所述两拉块204中间穿有一根弹簧销214;弹簧连杆205安装在所述无杆缸B212的滑块上,并穿在所述弹簧销214上;当所述无杆缸212向下运动时,穿在所述弹簧销214上的弹簧203起到缓冲作用。导轨滑块C211和无杆缸B212均安装在移动板213上,所述移动板213与无杆缸A207的滑块连接,并固定在导轨滑块B206上,因此可在无杆缸A207带动下沿水平移动。所述无杆缸A207和导轨滑块B206均安装在底板B 201上,所述底板B 201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
所述的手动泵固定机构300是:双轴气缸303安装在底板C301上,下压块302固定在所述双轴气缸303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构思新颖。采用自动上料方式,利用单独设计的料盒进行循环给料。采用扭矩和转角联合检测,与标准进行比对的方式进行安装三通接头,这样保证的安装精度。实现了手动泵中三通接头的自动装配,装配过程可靠,稳定。可直接应用到自动装配生产线。减少人力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40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