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9911.2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杰;肖颂新;许瑞宁;孙长升;孟祥磊;王奇;段明明;马安震;胡磊;何明磊;鲜一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交通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隧道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许多方便,但隧道所处的地理环境,带来了不得不对其进行防水、排水的课题,目前在隧道初期支护层中会设置环向排水管,排水管上有孔隙,水经孔隙进入排水管。初期支护为刚开挖之后立即进行的支护形式,因隧道支护结构施工等因素,会导致排水管的挤压变形,使隧道环向排水不通畅,这已成为隧道排水的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因环向排水管受挤压变形所导致的隧道排水不畅的隧道环向排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从外层的围岩层向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层、易腐蚀吸水透水层和二次衬砌层,易腐蚀吸水透水层两端通过横向泄水管连接到侧沟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易腐蚀吸水透水层,在腐蚀的过程中,可利用吸水性及透水性,满足较小水量的排水;当腐蚀完成后隧道施工早已完成,隧道结构基本固化,便形成了自然的排水通道,有效地解决了排水管因挤压变形而堵塞的弊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易腐蚀吸水透水层由柔性弹性材料铺设构成。
具体的是,所述易腐蚀吸水透水层贴覆与初期支护层表面后,通过水泥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这种进一步的方案,施工工序简单,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具体的是,所述的柔性弹性材料为麻绳。
麻绳是由植物纤维构成,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因而具有有找平功能将初期支护层表面凹坑填平,同时麻绳具有弹性能适应隧道结构的变形。麻绳成本低廉,经济实用,方便获取。
进一步的是,所述麻绳沿隧道环向布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麻绳之间有间距。
具体的是,所述间距为5m至15m。
数值会根据具体施工现场,而作相应改变。
进一步的是,沿隧道环向布置麻绳之间有纵向布置的麻绳。
具体的是,所述纵向布置的麻绳分别设置至少一根于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外侧,且距水沟底部30cm以上。
环向的麻绳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外侧至少有一根与其相连的沿隧道轴向分布的麻绳,构成网状结构,当环向麻绳所在通道有一支发生堵塞,便可通过纵向麻绳将其水流引向其他支路,提高其排水效率与可靠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环向麻绳端部伸入横向泄水管。
这样的连接方式让水流可以沿麻绳流出,排出于侧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横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意图;
图3为隧道的纵断面隧道两侧边墙脚外侧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隧道的侧面方向的腐蚀吸水透水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柔性弹性材料为麻绳。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如图1,从最外侧的围岩层1向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层2、易腐蚀吸水透水层3,和隧道二次衬砌层4,本实施例的易腐蚀吸水透水层3由麻绳铺设构成,麻绳是一种由植物纤维构成,有较好的柔韧性的绳索,因此有找平功能,可以将初期支护层2凹坑填平,同时麻绳具有弹性能适应隧道结构的变形。如图3和图4,环向的单个麻绳301之间保持间距A,间距A为5~10m,所布置的间距会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而做相应改变。环向的麻绳301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外侧各有至少一根与其相连的沿隧道纵向(轴向)分布的麻绳302,距水沟底部30cm以上。当环向麻绳所在通道有一支路发生堵塞,便可通过纵向麻绳将其水流引向其他支路,提高其排水效率与可靠性。在初期支护层2施完毕后,将麻绳301贴覆于初期支护层2上,用水泥钉固定,施工工序简单,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图2所示的是麻绳301与横向泄水管5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麻绳301端部伸入横向泄水管5,通过横向泄水管5将麻绳301两端与侧沟6连接,因为麻绳的吸水透水性,水流以此沿麻绳301流出,排出于侧沟6,以此形成隧道横向有效地排水结构。采用了易腐蚀的麻绳,在腐蚀的过程中,可利用吸水性及透水性,满足较小水量的排水;当腐蚀完成后,便会形成自然的排水通道,有效地解决了排水管因挤压变形而堵塞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排水管因挤压变形导致的排水不畅弊端,能适应隧道结构的变形。同时,麻绳柔软有找平功能将初期支护凹坑填平。施工时,直接将麻绳用水泥钉固定在初期支护上即可,施工工序简单,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以及等同替换等,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9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轮机流线型气封体固定环
- 下一篇:用于隧道水沟的盖板及包含其的盖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