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油管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9860.3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洪宝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宝童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303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油管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特别涉及高压油管加热器。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来提高空气温度,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的自燃点,再喷入柴油、柴油喷雾和空气混合,同时点火燃烧,其使用的柴油随着温度升高,黏稠度和燃烧点降低,燃烧更充分,同时喷雾效果更好;
柴油发动机的供油过程为:柴油先从油箱进入高压油泵,再通过高压油泵输送到缸体中进行工作,一般高压油泵通过高压油管将柴油输送至油缸,高压油管末端连接喷油嘴使柴油形成喷雾状,由于高压油泵提供了极高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缸燃烧室喷射柴油喷雾,在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后,可燃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扭矩很大,因此柴油发动机具有热效率和经济性较好的特点。
但是,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还存在如下缺陷:在常温或低温环境下,油箱中的柴油流动性降低,燃烧点升高,导致柴油的雾化率低,燃烧不充分,致使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和排气量都很大,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在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中加入一加热装置,对油箱到高压油泵这一段进行定点加热,加热后的柴油再通过高压油泵并经高压油管输送到喷油嘴。此方法虽然能够使整个供油系统中的柴油保持加温状态,但由于高压油泵是一种精密的配件,为了保持柴油输出的压力,柴油必须具有一定的黏稠度,而升温后柴油黏稠度变低,高压油泵输出压力降低,从而影响了喷油嘴的雾化效果,降低发动机功率。
因此,本发明人对发动机供油系统进行改进,特别研制出一种提高柴油燃烧效率,降低耗油量和尾气排放,而不影响高压油泵工作的高压油管加热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油管加热器,以提高柴油燃烧效率,降低耗油量和尾气排放,并且不影响高压油泵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压油管加热器,包括水箱和水管,水箱固定在高压油管上,水箱内形成灌满热水的水腔,水箱两端分别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管由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进水管一端与水箱进水口连接,出水管一端与水箱出水口连接。
所述水箱两端形成开口,至少一根高压油管穿过水箱,且高压油管与水箱两端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水箱呈长方体形,进水口开设在水箱上靠喷油嘴的一端而出水口开设在水箱上靠高压油泵的一端。
所述进水管另一端和出水管另一端均与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油管加热器通过灌满热水并固定在高压油管上的水箱对高压油泵至喷油嘴这段的高压油管进行加热,使高压油管内的柴油升温,升温后的柴油黏稠度和燃烧点变低,在喷油嘴中雾化效果好,燃烧更充分,从而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并且,本实用新型柴油加热后不会使高压油泵的输出压力降低。
本实用新型中水箱两端还连接了进水管和出水管,水腔中的热水可以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交换,以还保持了水腔内温度,从而实现对柴油的持续加热,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热水来源可以为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或外部水源。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高压油管加热器1,水箱11,水腔111,进水口112,出水口113,进水管12,出水管13,高压油管2,喷油嘴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高压油管加热器1,包括水箱11和水管,水箱11固定在高压油管2上,水箱11内形成灌满热水的水腔111,水箱11两端分别开设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13;
水管由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组成,进水管12一端与水箱进水口112连接,出水管13一端与水箱出水口113连接,进水管12另一端和出水管13另一端均与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连接,本实施例利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高温水(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对柴油加热,不仅保温效果好,还简化发动机结构,使加热器装配简单和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宝童,未经洪宝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9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