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8193.7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1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杰;陈传景;宋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1D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式筒 消能圈 组合 装置 | ||
1.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设置在待防护结构周围,包括多个消能元件(1)和多个拐角连接件(2),多个消能元件(1)和多个拐角连接件(2)相互连接构成环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能元件(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缓冲消能环(11)、内衬筒(12)和单元连接件(13),所述的缓冲消能环(11)套设在内衬筒(12)外部,所述的单元连接件(13)分别设置在内衬筒(12)的两端,所述的多个消能元件(1)间通过单元连接件(13)固定连接;
本装置中多个消能元件(1)通过拐角连接件(2)围成环形,设置在待防护结构的周围,该防撞装置受到撞击时,由多个并排设置的缓冲消能环(11)和内衬筒(12)承受冲击并且发生变形消耗撞击能量,由此减少对待防护结构的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拐角连接件(2)包括内衬弯筒(21)和设置在内衬弯筒(21)外侧的消能弯板(22),所述的内衬弯筒(21)与内衬筒(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消能环(11)通过筒环连接件(14)固定在内衬筒(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环连接件(14)包括连接垫片和不锈钢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消能环(11)为橡胶圈、橡胶尼龙轮胎、橡胶钢丝轮胎或橡胶钢丝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消能环(11)内部填有填充材料(16),所述的填充材料(16)为轻质泡沫塑料,所述的轻质泡沫塑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和/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筒(12)为薄壁圆筒状结构,所述的内衬筒(12)采用不锈钢或纤维与树脂合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硼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树脂为乙烯基树脂、不饱和树脂、邻苯树脂、环氧树脂、无机树脂和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连接件(13)包括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设置在内衬筒(12)的两端,并且通过不锈钢螺栓与相邻的消能元件(1)中的法兰盘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式筒与消能圈组合的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消能环(11)上还设有耐磨滑动块(15),所述的耐磨滑动块呈凸台结构,且台面上设有聚四氟乙烯滑板层,所述的耐磨滑动块(15)为钢构件且通过螺栓固定在缓冲消能环(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81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沟水处理的挡排结构
- 下一篇:粘压式渡槽止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