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动力高效农村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37569.2 | 申请日: | 2015-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丽;田泽祥;庞维亮;程丹丹;张志扬;王梦南;刘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动 高效 农村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量小、分散、不适宜建设大型污水处理站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针对零散分布的小规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现有所用的不同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统一收集,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由于该污水处理系统配套附属设施齐全,土建投资比较高,适用于处理规模在1000m3/d以上的污水处理,对于500m3/d以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吨水投资成本太高。
2.采用人工湿地或者自然湿地、氧化塘、地表漫流等自然处理处置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受地理条件限制比较多,且占地面积较大,对于没有沼泽地,废旧河道、牧草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地方,若推广该污水处理系统将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对于小规模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有采用一体化的地埋式或半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由串联的初沉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曝气生物滤池、MBR反应器构成等,该污水处理系统仅是将污水处理站小规模化,只能省略土建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投资,但系统中的鼓风机等高耗能曝气设备并不能省略,因此,吨水电耗仍然很高,运行成本高。
4.目前也有对于日处理水量小于50m3的建筑物的无动力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诸如单元式居住建筑、小型饮食店、理发馆、医院、诊所等公共建筑等,针对现有的条件,对于日处理量规模50m3/d的污水,如采用该污水处理系统,则需要设置的数量太多,不方便操作和管理。
总之,现有的、未能实行规划建设的建制镇农村居住人口偏少,生活污水总处理规模偏小,多为几百立方米/天,若建设传统的污水处理站,吨水工程投资偏高,且需要配套专门的运行管理人员,管理复杂,运行成本较高。若采用其他传统污水处理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动力高效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在保证污水达标的前提下,不需要建设钢砼的污水处理站,节约土建工程投资,而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微动力运行,操作管理简单,与传统的人工曝气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可大大节省人员费和吨水电耗,运行成本低。由于缺乏规范化的规划建设的居民分区、分片居住,每个居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偏小,且排放零散的状态,如果集中收集,管网部分工程投资相对较大,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则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远距离输送的管网工程投资,而且选址灵活,占地面积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动力高效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多级串联的缺氧生物滤池,所述缺氧生物滤池内设有高密度生物填料,在末级的缺氧生物滤池中设有一台提升泵,末级的缺氧生物滤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生物处理系统包括采用金属支架固定的、上下串联的多组生物处理单元;每组生物处理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配水管、10~20层上下叠放的悬挂篦式生物处理模块和收水盘;每个悬挂篦式生物处理模块的厚度为3~4cm,相邻两个悬挂篦式生物处理模块之间设有7~10cm的空隙,所述收水盘设置在最下层悬挂篦式生物处理模块的底部;相连两组生物处理单元之间的距离为20~30cm,其中,上层生物处理单元的收水盘采用管道与下层生物处理单元的配水管连接;所述提升泵的排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生物处理系统中位于最上层的生物处理单元的配水管;生物处理系统中位于最下层的生物处理单元的收水盘设有水管,所述水管连接至所述沉淀池;所述缺氧生物滤池和所述沉淀池采用静压重力排泥并通过排泥管将污泥排至系统外;多级串联的缺氧生物滤池中,污水自上一级的缺氧生物滤池自流至下一级的缺氧生物滤池。
所述水管上设有三通和阀门,使部分出水重力回流至第一级的缺氧生物滤池,其余出水重力流入所述沉淀池。
所述悬挂篦式生物处理模块为矩形,厚度为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7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经编间隔织物床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