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塞式注水泵大函体的拆卸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37089.6 | 申请日: | 2015-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7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斌;徐震;郑敏;梅国君;沈剑;刘成辉;白锡锋;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斌 |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注水 泵大函体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新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拆卸柱塞式注水泵大函体的专用工具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拆卸注水泵大函体进行更换是井站维修人员日常工作。目前更换时都用重型套筒连接杆连接上比小函体内径尺寸略小的套筒头,将连接杆顶在小函体上,由一人用撬杠翘起连接杆使之固定,另一人侧身用大锤击打连接杆尾部撞动小函体,从而带动与小函体配合一起的大函体向前移动与泵体脱离进行更换。采用这种大锤击打的方法将大函体砸下,因连接杆尾部面积小,击打时不易对准而打滑造成维修人员极易摔倒受伤。同时在击打过程中,由于套筒头与小函体接触点无法固定,受力不稳定不均匀,在大函体拆下的同时,小函体多半已经砸伤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塞式注水泵大函体的拆卸工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顶丝、压板、套筒头,所述顶丝为一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成四方头,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成六方头;所述压板为一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与所述丝杆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矩形板的两头分别设置一空槽;所述套筒头内设有轴向的四方孔;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在所述顶丝上,所述套筒头通过所述四方孔套置在所述顶丝的四方头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顶丝通过压板上的螺纹连接好,根据不同注水泵函体的型号选择不同尺寸的套筒头,将连接好的套筒头顶在小函体内的前端圆面上,手动均匀旋转顶丝使套筒头与缸头内的小函体紧密结合,然后将压板两头的空槽套入泵头两螺杆上,用螺母固定好。再用梅花扳手或管钳不停地轻松均匀地旋转顶丝,推动小函体向前带动大函体彻底脱离泵体,就可进行更换维修。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四方头与所述丝杆的螺纹交界处设置一段圆柱面,这样可以避免套筒头与顶丝螺纹直接接触而损坏螺纹。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六方头与所述丝杆的螺纹交界处设置一段圆柱面;此处的圆柱面可在扳手不易拆卸时便于卡入管钳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井站设备维修工作中,造作人员能安全快速高效地拆卸注水泵大函体进行更换保养。使用时不但大大减缓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解决了之前因受力点无固定造成的维修人员易摔倒受伤、小函体易砸坏损伤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设备保养效率和操作安全性,节约了设备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筒头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板的一种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柱塞式注水泵大函体的拆卸工具,包括顶丝1、压板2、套筒头3,顶丝1为一丝杆4,丝杆4的一端设置成四方头5,丝杆4的另一端设置成六方头6;压板2为一矩形板7,矩形板7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与丝杆配合的内螺纹孔8,矩形板7的两头分别设置一空槽9;套筒头3内设有轴向的四方孔10;压板2通过内螺纹孔8螺纹连接在顶丝1上,套筒头3通过四方孔套置在顶丝1的四方头5上。在四方头5与丝杆4的螺纹交界处设置一段圆柱面11;在六方头6与丝杆4的螺纹交界处设置一段圆柱面12。其中,顶丝1的六方头5是便于使用梅花扳手或活动扳手操作;压板2的作用是通过中心内螺纹孔8与顶丝1相连接,并用两头长方形空槽套入泵头螺杆上将顶丝稳定,使压板的中心对准函体的中心,均匀平稳地传力给小函体,方便快捷地使与小函体配合一体的大函体脱离泵体进行更换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斌,未经王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7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动卡夹式轴承拆卸工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装配用复合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