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智能吊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6371.2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邱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燕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A61M5/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智能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智能吊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是各医疗单位对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输液时吊瓶里的药液通过输液管、滴速显示管、针头输入人体静脉,以达到治疗目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医务人员一时繁忙或遗忘,而患者又昏睡不醒时,当药液输完后不能及时拔出注射针头,由此造成患者静脉回血,并由此而产生诸多不便和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冯德峰发明了一种专利号为201210024180.8的医用报警吊瓶挂钩。此发明创造设备内设置一个电路,电路里边串联有开关、电池、闪灯、警报器;设备外壳外面下边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下端设置有吊瓶挂钩。本发明创造利用弹簧伸缩原理,达到接通和断开设备电路的目的,在吊瓶药液接近注射完时警报器和闪灯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吊瓶和针头,防止静脉回血。但是众所周知医院属于人流量比较多的场所,所以噪音有时也会比较大,当挂水患者发现医用吊瓶报警后向医生求助来处理吊瓶,因为噪音的缘故医生可能不能准确的听出是哪一位患者在叫他,从而耽误处理,使得挂水患者静脉回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使得医务工作者能准确判定待处理患者位置的的一种医用智能吊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医用智能吊瓶装置,包括外壳、与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的弹簧,及与弹簧另一端连接的弹簧底座;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上塑料绝缘棒,外壳与弹簧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下塑料绝缘棒并且下塑料绝缘棒穿过弹簧的轴心;所述上塑料绝缘棒和下塑料绝缘棒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上接触头和下接触头;所述外壳的侧面依次设置有蓄电池、报警器、指示灯、开关按钮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插槽并且依次通过导线相连,所述上接触头通过导线和蓄电池相连;所述下接触头通过导线与无线信号发射器插槽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插槽内设有可拆卸的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上塑料绝缘棒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下塑料绝缘棒与外壳活动连接,即下塑料绝缘棒可在外壳中上下活动。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设有不少于3个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为倒“L”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为圆柱型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实用,在吊瓶药液接近注射完时警报器和指示灯工作,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吊瓶和针头,防止静脉回血。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无线信号发射器,使得值班医生能在接收装置上及时的确定挂水患者的情况,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方便,也避免了患者未及时或有效的通知医生而造成的静脉回血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重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用智能吊瓶,包括外壳16、与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的弹簧10,及与弹簧另一端连接的弹簧底座11;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上塑料绝缘棒18,外壳与弹簧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下塑料绝缘棒17并且下塑料绝缘棒穿过弹簧的轴心;所述上塑料绝缘棒和下塑料绝缘棒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上接触头14和下接触头15,所述的上接触头和下接触头为金属接触头;所述外壳的侧面依次设置有蓄电池5、报警器6、指示灯7、开关按钮8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插槽9并且依次通过导线相连,所述上接触头通过导线和蓄电池相连;所述下接触头通过导线与无线信号发射器插槽相连;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插槽内设有可拆卸的无线信号发射器13;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充电接口4。
所述上塑料绝缘棒和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下塑料绝缘棒与外壳活动连接,即下塑料绝缘棒可在外壳中上下活动;所述下绝缘塑料棒上设置有两个卡件(未图示),下塑料绝缘棒可在卡件的限制下在外壳中做上下移动。
所述外壳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底座2;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面设有不少于3个滚轮3。
所述的支撑杆为倒“L”型结构。
所述的外壳为圆柱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燕,未经邱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6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