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铝污泥废渣中金属铜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6363.8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蒋银峰;郑晓冬;王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葆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5C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废渣 金属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废资源化领域,涉及一种含铝污泥废渣中金属铜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环保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节能减排、以废治废成为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核心问题。通过资源化回收利用三废资源有利于环境的安全及经济的发展,如铝制品表面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铝污泥废渣,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如铝、铜、镍、硅等,若能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含铝污泥废渣中金属铜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铝污泥废渣中金属铜的回收装置,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两侧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与箱体之间管路上安装有泵Ⅰ和阀Ⅰ,出料口与箱体之间管路上安装有阀Ⅲ,箱体内管路上串联安装有倾析器和电解回收系统,倾析器与进料口相连通,电解回收系统与出料口相连通,倾析器和电解回收系统之间管路上安装有泵Ⅱ和阀Ⅱ。
进一步地,倾析器包括三个串联连接的连续式沉降器,倾析器中液体流动方向和杂质沉淀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电解回收系统包括线路连接的可变电阻器Ⅰ、直流电源Ⅰ、电流表、电压表、电机、可变电阻器Ⅱ、直流电源Ⅱ、铂丝和铂网,铂丝和铂网安装于反应池腔内,反应池上侧开设有投料口。
进一步地,倾析器和反应池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电解回收系统中铂网作为阴极,铂丝作为阳极,铂丝置于铂网腔内,铂丝安装于电机下方,铂丝随电机进行搅拌,搅拌速率50~200r/min。
进一步地,电解回收系统采用直流电源,电压为20~50V,电流为100~300A,pH为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倾析器能够去除经过酸溶预处理含铝污泥废渣中的杂质;电解回收系统能够有效回收废渣浸取液中的铜,获得的电解液可进一步综合利用,有利于污染的减量化,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口,2.泵Ⅰ,3.阀Ⅰ,4.倾析器,5.泵Ⅱ,6.阀Ⅱ,7.可变电阻器Ⅰ,8.直流电源Ⅰ,9.电流表,10.电压表,11.电机,12.可变电阻器Ⅱ,13.铂丝,14.直流电源Ⅱ,15.铂网,16.反应池,17.箱体,18.阀Ⅲ,1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含铝污泥废渣中金属铜的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7、安装于箱体17两侧的进料口1和出料口19,进料口1与箱体17之间管路上安装有泵Ⅰ2和阀Ⅰ3,出料口19与箱体17之间管路上安装有阀Ⅲ18,箱体17内管路上串联安装有倾析器4和电解回收系统,倾析器4与进料口1相连通,电解回收系统与出料口19相连通,倾析器4和电解回收系统之间管路上安装有泵Ⅱ5和阀Ⅱ6。
倾析器4包括三个串联连接的连续式沉降器,倾析器4中液体流动方向和杂质沉淀方向相反,能够去除经过酸溶预处理的含铝污泥废渣中的杂质。
电解回收系统包括线路连接的可变电阻器Ⅰ7、直流电源Ⅰ8、电流表9、电压表10、电机11、可变电阻器Ⅱ12、直流电源Ⅱ14、铂丝13和铂网15,铂丝13和铂网15安装于反应池16腔内,反应池16上侧开设有投料口20。
倾析器4和反应池16管路连接。
电解回收系统中铂网15作为阴极,铂丝13作为阳极,铂丝13置于铂网15腔内,铂丝13安装于电机11下方,铂丝13随电机11进行搅拌,搅拌速率50~200r/min。
电解回收系统采用直流电源,电压为20~50V,电流为100~300A,pH为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葆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葆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6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