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子充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6318.2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袁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畅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04B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子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充气泵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电子充气泵。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车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车辆轮胎胎压不正常的问题时有突出。胎压不正常将会导致油耗增加,轮胎异常磨损,甚至高速行驶时可能爆胎并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及时方便地解决胎压问题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以前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就近到汽车维修点充气维修解决。但是对于譬如在野外等不方便找到维修点的情况就比较难处理。因此设计一种便于携带的充气泵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方便携带且便于使用的电子充气泵。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子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本体、电子控制装置、气压指示表、基座、气管、充气接口、电源接线柱夹、电源开关和提手;所述充气泵本体固定设置在基座上,且其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子控制装置和气压指示表;所述的气压指示表与充气泵本体导通;所述气管一端连接气压指示表、另端连接有充气接口;所述电源接线柱夹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控制装置;所述电源开关固定设置在充气泵本体一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提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内设置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充气泵本体以及气压指示表控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子充气泵,经过电子控制装置的作用,进而满足作业人员充气时实时观测气压状况;并且可以在汽车等交通工具轮胎突然气压降低时方便使用,便于携带;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示意图;
其中:充气泵本体1;电子控制装置2;气压指示表3;基座4;气管5;充气接口6;电源接线柱夹7;电源开关8;提手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电子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本体1、电子控制装置2、气压指示表3、基座4、气管5、充气接口6、电源接线柱夹7、电源开关8和提手9;所述充气泵本体1固定设置在基座4上,且其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子控制装置2和气压指示表3;所述的气压指示表3与充气泵本体1导通;所述气管5一端连接气压指示表3、另端连接有充气接口6;所述电源接线柱夹7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控制装置2;所述电源开关8固定设置在充气泵本体1一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4上固定连接有提手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控制装置2内设置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充气泵本体1以及气压指示表3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电源接线柱夹7加在蓄电池的正负接线柱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8,充气泵本体1开始工作,进而制造气压,经过电子控制装置2以及气压指示表3的作用,使得气压经过气管5和充气接口6的作用进而为轮胎充气。
电源开关作为充气泵本体1的信号输入,轮胎上的气压反馈给电子控制装置进而实时提醒作业人员进行观测气压状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畅,未经袁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6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双空气压缩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路面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