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36129.5 | 申请日: | 2015-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关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新江 |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A61M16/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通气 麻醉 喉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尤其是困难气道处理时的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
背景技术:
对困难气道的处理是否妥当,是麻醉安全和质量的关键。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专家组提出的“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以下称“专家意见”)中指出:50%以上的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是由气道管理不当引起的,而其中面罩通气困难更是临床麻醉工作中遇到的最为紧急和严重的问题之一。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无法实施有效人工通气,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可因缺氧而导致心跳骤停,大脑损害甚至死亡。而“专家意见”中推荐了四种解决紧急气道(困难面罩通气兼有困难气管插管)的工具,但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分述如下:
1、面罩正压通气:即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后双人面罩加压通气,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如遇到严重的面罩通气困难时,这种方法通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可能的原因是: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放入后的位置相对固定,而在扣上面罩后又不能对它们的位置进行主动调整,对声门上呼吸道梗阻的解除作用有限。
2、喉罩: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最主要的声门上气道工具。它操作简便,不需要喉镜辅助,训练有素的医师可以在几秒内置入喉罩建立通气,但正如“专家意见”中指出的喉罩的缺点是:病人的张口度须大于3cm,并且咽喉结构正常。
3、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此联合导管临床使用很少,大多基层的麻醉人员甚至未见过此联合导管的实物。一旦遇到困难气道时,会因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够而延误时机,导致患者的抢救失败。
4、环甲膜穿刺置管和通气装置:这种方法为一有创方法,容易损伤气道,仅为临时措施。它只能用于供氧或接高频通气机,很容易导致二氧化碳潴留,需要快速建立后续方法,以解决通气。
5、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的可视通气插管喉镜(专利号:201220556167.2)确实解决了困难气道处理时的通气及插管问题,但设计时将可视结构与通气管腔捆绑并与可视喉镜成为整体,这样给使用后的清洗及消毒处理带来困难,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气道工具在处理困难气道(尤其是紧急气道)时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该喉镜片能够在处理困难气道时,通过位于喉镜片前端的充气套囊的膨胀与回缩,在喉镜片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通气及气管插管。另外,由于通气管腔设计在该喉镜片上,所以使用时不会对麻醉喉镜本身造成污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含喉镜片、喉镜片内含有喉镜可视结构置入管腔和通气管腔、喉镜可视结构置入管腔与通气管腔相邻、并行、成为整体、喉镜片前端部有充气套囊、充气套囊通过镶嵌于喉镜片壁上的细管与套囊充放气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喉镜片所含的通气管腔上端有通气管腔上口、下端有通气管腔下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充气套囊可通过套囊充放气口对其进行充、放气、使充气套囊在膨胀与回缩两种状态间转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通气管腔上口可连接麻醉螺纹管、并经通气管腔、通气管腔下口进行通气。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该喉镜片能够在处理困难气道时,通过位于喉镜片前端的充气套囊的膨胀与回缩,在喉镜片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通气及气管插管。另外,由于通气管腔设计在该喉镜片上,所以使用时不会对麻醉喉镜本身造成污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的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发明的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的一次性可通气麻醉喉镜片套囊部位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喉镜片:2、喉镜可视结构置入管腔:3、通气管腔:4、通气管腔上口:5、通气管腔下口;6:充气套囊:7:套囊充放气口: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新江,未经关新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6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瞳孔检测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文化展示功能的多用途拖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