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氮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5829.2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文辉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氮气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氮气弹簧。
背景技术
当前冲压设计人员只能采用气垫来部分弥补这些不足。但是采用压力机气垫时,模具的设计、调整使用者不很方便:由于气压的波动和管道节流损失,气垫所提供的力量也不是很准确;它所占有的空间比较大;需要配备专用的压缩空气站,况且并非所有的压力机均配有气垫。在使用气垫时,模具设计均要受气垫顶杆位置的限制,模具安装调试也不方便。为此,人们努力开发一种新型的弹性功能部件来替代常规的弹性元件,这种新型弹性元件具有更加完善的性能,能代替常规弹性元件,完成常规弹性元件难于完成的性能,氮气弹簧做为新型弱性功能部件也就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外氮气弹簧的结构:一种是在导向套和活塞杆之间装有减磨套,活塞杆运动时,靠减磨套自身润滑和减磨。这种结构增加了零件的数量,使得结构不紧凑。另一种是在活塞杆和导向套间设计润滑室,在润滑室中加润滑油,这种方式必须采用双密封圈,加大了设计基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人工操作,且工作效率高的新型氮气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氮气弹簧,包括柱塞、缸体、油腔、防污挂环、自润垫圈、活塞杆导环、气密环、机械插销、保持阀、O形环和气体填充孔,所述缸体内部设置有柱塞,所述柱塞顶部伸出缸体,所述缸体内部在柱塞四周设置有油腔,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气体填充孔,所述气体填充孔上方设置有保持阀,所述气体填充孔通过保持阀与缸体内部的毛细管相连,所述缸体一侧底端设置有螺塞,所述油腔外壁上设置有防污挂环、自润垫圈、活塞杆导环和气密环,所述缸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机械插销,所述盖板通过机械插销与缸体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盖板与缸体连接处设置有O形环。
作为优选,所述缸体内底面还设置有缓冲弹簧垫。
作为优选,所述柱塞下端伸至缸体内部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有很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润滑性,能延长氮气弹簧的寿命,无毒,经济,工艺简单,使氮气弹簧的结构更为紧凑;实现了主动润滑,润滑效果更好,减少了密封圈的磨损,延长了氮气弹簧的使用寿命;缸体底部开设气体填充孔,并在气体填充孔安装设置的保持阀,而不是竖直安装保持阀,因此降低了缸体的长度,进而降低了氮气弹簧的长度,适合对弹簧长度要求严格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氮气弹簧,包括柱塞1、缸体2、油腔3、防污挂环4、自润垫圈5、活塞杆导环6、气密环7、机械插销8、保持阀9、O形环10和气体填充孔12,所述缸体2内部设置有柱塞1,所述柱塞1顶部伸出缸体2,所述缸体2内部在柱塞1四周设置有油腔3,所述缸体2底部设置有气体填充孔12,所述气体填充孔12上方设置有保持阀9,所述气体填充孔12通过保持阀9与缸体2内部的毛细管相连,所述缸体2一侧底端设置有螺塞11,所述油腔3外壁上设置有防污挂环4、自润垫圈5、活塞杆导环6和气密环7,所述缸体2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机械插销8,所述盖板通过机械插销8与缸体2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盖板与缸体2连接处设置有O形环10。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缸体2内底面还设置有缓冲弹簧垫。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柱塞2下端伸至缸体2内部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有很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润滑性,能延长氮气弹簧的寿命,无毒,经济,工艺简单,使氮气弹簧的结构更为紧凑;实现了主动润滑,润滑效果更好,减少了密封圈的磨损,延长了氮气弹簧的使用寿命;缸体底部开设气体填充孔,并在气体填充孔安装设置的保持阀,而不是竖直安装保持阀,因此降低了缸体的长度,进而降低了氮气弹簧的长度,适合对弹簧长度要求严格的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文辉,未经邱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5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液压缓冲器用非金属导向套
- 下一篇:变刚度板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