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冷风道结构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5826.9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海军;侯薇;徐慎之;任自华;熊建文;邵爱华;梁天生;张小勇;苟建新;杨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23L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006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风道 结构 布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冷风道结构布局。
背景技术
在电厂锅炉风道布置设计中,当空气预热器为管式,一次风机,二次风机(送风机)各两台时,正常的布置方案是锅炉两侧布置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各一台(如图2、图3所示),这种布置方案的缺点:1.两台风机出口冷风汇合时产生对冲,造成空预器入口气流紊乱,这样进入管束的空气流量不均,流量高的管束会使烟气局部温度低于露点,导致空预器局部低温腐蚀;2.两台风机出口均需设置暖风器,如果空预器进口有两个的话,还需要设置联络风道及风门,增加了投资;3.对风机布置位置有限制,布置的灵活性差。空预器接口标高低的风道对应的风机应布置在靠近锅炉中心线的内侧,否则,风道会互相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风道结构布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冷风道结构布局,包括管式空气预热器;所示管式空气预热器一侧设有两个一次风机,两个一次风机出口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一个一次风机通过暖风机与空气预热器连接;管式空气预热器另一侧设有两个二次风机,两个二次风机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一个二次风机通过暖风机与空气预热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布置简洁方便,空气流场均匀,有效防止因气流不均引起的空预器低温腐蚀;节省了暖风器数量,减小了投资;当二次风机采用变频装置时,可以集中布置,节省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次风道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二次风道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式空气预热器,2-暖风机,3-一次风机,4-二次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冷风道结构布局,包括管式空气预热器1;所示管式空气预热器1一侧设有两个一次风机3,两个一次风机3出口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一个一次风机3通过暖风机2与空气预热器1连接;管式空气预热器1另一侧设有两个二次风机4,两个二次风机4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一个二次风机4通过暖风机2与空气预热器1连接。
本实用新型布置简洁灵活,层次分明,一、二次风机可以任意布置于炉左或炉右,因为空预器一、二次风机接口标高不同,相应的风道自然错开,互不干涉;有效避免了常规方案导致的气流对冲,采用空预器入口变截面风箱,空气流场分布更为均匀,有效防止因为流量分布不均导致的空预器局部低温腐蚀;一(二)次风道因为采用母管制,因此只需要一个暖风器,与常规方案相比,减少了一个暖风器,考虑到加热面积因数,暖风器费用节省25-30%;如果安装两台锅炉,二次风机用变频电机的话,可以将二次风机放于两炉中间位置(风道沿烟囱中心线对称布置),变频器室布置于附近,这样可以减少电缆长度,节省投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5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的上部炉膛结构
- 下一篇:顶升机构及炉膛密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