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体平面式防吸旋挖钻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5362.1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唤清;王应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中威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0 | 分类号: | E21B3/00;E2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式防吸旋挖钻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体平面式防吸旋挖钻斗。
背景技术
旋挖钻进施工是在我国近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先进的桩工施工工法,旋挖钻机和旋挖钻头无论是国外产品还是国产设备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大同小异,但所施工的地层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千差万别,施工具体的技术要求又各有不同,所以只有通过选择不同钻头来满足上述的要求,科学地选择钻头及合理的使用钻头,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旋挖钻机的施工工艺,拓宽旋挖钻机的施工领域。目前,市场上的双底和单底直筒型的旋挖钻的防吸装置是在底板上开个缺口,在钻头筒内用钢板焊成框或焊圆钢管连接钻头顶板和底板形成通气孔。此种方法在大旋挖钻头实施比较容易,但是1米以下的钻头由于钻头规格小,底板面积小,无位置开普通防吸装置的孔,导致1米以下的钻头无法配置防吸装置。
申请人通过改变钻头筒体外形,不但解决了小钻头无法配置防吸装置的问题,而且更加节省材料和省人工力,目前还未见有相关记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小规格尺寸的直筒型双底和单底旋挖钻斗无法配置防吸装置和大型直筒型双底和单底旋挖钻斗配置防吸装置工序麻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筒体平面式防吸旋挖钻斗。
本实用新型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筒体平面式防吸旋挖钻斗,包括顶板组件、筒体、底板组件和开合机构,其中所述的顶板组件焊接于筒体顶部,所述的筒体底部设置有连接轴,筒体与连接轴对应的侧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的底板组件通过连接轴与筒体连接,所述的开合机构穿过顶板位于筒体内部且与底板组件连接。
所述的顶板组件包括顶板、方套和连接孔,所述的方套焊接在顶板上,所述的连接孔位于方套侧面的中心位置,钻头通过连接孔与钻杆连接。
所述的底板组件包括切削板和切削齿,所述的切削齿焊接在切削板上。
所述的开合机构包括定位架、复位弹簧和支撑杆,定位架焊接在方套侧面,与支撑杆连接,复位弹簧套接于支撑杆上且位于顶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板与筒体平面相对应的一边直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其他形式的配有普通防吸装置的钻头相比,不但解决了小钻头无法配置防吸装置的问题,而且更加节省材料和省人工力,普通防吸装置需在钻头筒体内用2至3块钢板拼焊或一根圆钢管做成一个通气孔,而本实用新型筒体一方平面式防吸装置旋挖钻头,仅利用钻头外形特点解决直筒型旋挖钻斗与桩底吸附力大的问题,无需在人工钻进筒内另加钢板或圆钢管,也因此本实用新型一方平面式防吸装置旋挖钻头制作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式防吸旋挖钻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表示说明:1顶板组件,2筒体,3底板组件,4开和机构,11顶板,12方套,13连接孔,21连接轴,31切削板,32切削齿,41定位架,42复位弹簧,4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一种筒体平面式防吸旋挖钻斗,包括顶板组件1、筒体2、底板组件3和开合机构4,其中顶板组件1包括顶板11、方套12和连接孔13,所述的方套12焊接在顶板11上,所述的连接孔13位于方套12侧面的中心位置,钻头通过连接孔13与钻杆连接;所述的顶板组件1焊接于筒体2顶部,筒体2底部设置有连接轴21,筒体2与连接轴21对应的一侧面为平面结构,且顶板11与筒体2平面相对应的一边直边,底板组件3通过连接轴21与筒体2连接,底板组件3包括切削板31和切削齿32,所述的切削齿32焊接在切削板31上;所述的开合机构4穿过顶板11位于筒体2内部且与底板组件3连接,开合机构4包括定位架41、复位弹簧42和支撑杆43,定位架41焊接在方套12侧面,与支撑杆43连接,复位弹簧42套接于支撑杆43上且位于顶板11上方。
普通旋挖双底和单底钻头的上底板有铰链的一方是直边的,该钻头筒体一方旋挖直筒型钻头将全圆的筒形改成一方为直边,此边是焊接铰链的一边与上底板的直边对应,相对应的顶板的一方也做成直边,这样就像本来是个全圆形的钻头从上方的顶板部位到下方的上底板部位切掉了一小半,使旋挖钻头与打出的圆形桩成一个上下通气空间,从而防止直筒型旋挖钻头上提时与桩底产生吸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中威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湘潭中威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5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固定包装盒的自动回位装置
- 下一篇:港口海底作业装置表面涂层用混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