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窗式新风净化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35088.8 | 申请日: | 2015-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华剑 |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F24F12/00;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式新风净化机。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雾霾、甲醛等各种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以致于在空气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室内的人们不敢开窗,室内污浊的空气不能及时排除室外,同时也不能从室外获得新鲜的空气补充到室内中。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室内空气净化产品,但是这些净化产品大都是通过管道式新风和墙壁式新风来实现室内环境的通风,使空气在室内循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新鲜氧气到达室内的要求。为了减少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使室内的人们获得清新空气,由此想到研发此类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新风净化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式新风净化机,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内均设置有室内进风口、室内排风口、室外排风电机、室外排风口和换热器;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室内进风电机、室外进风口和滤芯;室外进风口依次连接有滤芯、室内进风电机、换热器和室内进风口;室内排风口依次连接有换热器、室外排风电机和室外排风口;第三腔体内设置有室内环境监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换热器为十字交叉型板式结构,换热器设置有分别与室内进风口、室内排风口、室外排风口和室外进风口相连通的风道;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均与室内相连通;室外排风口和室外进风口均与室外相连通。
室内环境监测机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上分别连接有二氧化碳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显示器和电源,电源上分别连接有室内进风电机和室外排风电机。
滤芯为HEPA级滤芯。
换热器的材质为铝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清润净风窗式新风净化机是安装在窗户玻璃与窗框间的通风设备来解决通风问题。不影响家居整体结构,不占用空间。将室内空气质量通过显示器以数字及图色形式告知使用人,简单明了。
其一,产品设计外观与窗户玻璃及窗框的高度吻合度。其二,本产品分为换热部分和过滤部分两大部分。其三,将室外污染的空气,经过HEPA级滤芯过滤,通过电机负压产生吸力,将净化过的空气经过换热器后导入室内。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外排风电机的作用,经过换热器,由室外排风口排到室外。其四,换热器材质为铝材,铝材有很好的传导性。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换热器排出室外时会有能量驻留,当室外空气经过净化导入换热器进入室内时提取驻留在换热器上的能量。因换热器为十字交叉型结构,故进风和排风是在同一换热器上的不通风道,因此在进风和排风时完成了能量转换。冬季时,进风通过换热器,使进入室内的空气+8℃(比原来的空气高8℃),反之,夏季时,使进入室内的空气-8℃(比原来的空气低8℃),由此达到了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其五,室内空气质量通过显示屏以数字及图色形式告知使用人,简单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式新风净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室内环境监测机构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部分排风空气工作流通走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部分进风空气工作流通走向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室外空气进室内的空气流通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进室外的空气流通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第三腔体,3.室内进风口,4.室内排风口,5.室内进风电机,6.室外排风电机,7.室外进风口,8.室外排风口,9.换热器,10.滤芯,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控制器,14.二氧化碳传感器,15.PM2.5传感器,16.甲醛传感器,17.显示器,1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华剑,未经赵华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5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