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竹制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4783.2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7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苗秀芬;王新峰;王艳超;王泽泽;王茜茜;李长江;王红升;宋建伟;范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竹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制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竹制水杯。
背景技术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材的纹理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色泽高雅、柔和温馨,对人的视觉有益,可减少近视的发生。减少噪音。竹材本身具有吸音、隔音、降低音压,缩短残音时间功能。避免过敏性气喘症。竹材在通过高温蒸煮、漂白、碳化后,除去竹纤维内所有营养物质,完全破坏蛀虫和细菌的生存条件,不生霉变,可减少气喘,过敏症的发生。
目前,杯子的种类多种多样,竹杯的种类也很多,由于竹子的成本低、生长快,算是一种环保原料,而且竹子的竹节本身就具备容器的形状,用于制造杯子时加工更加方便,一般用竹节作为外杯,外杯内装入陶瓷内胆,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2146145 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多功能竹杯,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竹杯,包括杯体、杯体内腔、杯把、 塑胶杯盖和底座,杯体顶部内壁螺纹连接塑胶杯口,塑胶杯口外壁设置有四条螺旋角为三十度的螺旋筋, 内壁螺纹连接凸台,凸台上设置有连通杯体内腔和杯体外部的通孔,凸台上表面设置有一层过滤网;所述杯把两根部之间设置有一温度计;底座上设置一抽屉;塑胶杯盖内壁上设置有与塑胶杯口外壁设置的四条螺旋角为三十度的螺旋筋相配合的螺旋槽,塑胶杯盖内壁还设有密封层,该专利存在着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结构复杂,携带不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便携式竹制水杯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竹制水杯,以解决现有的竹制水杯存在着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结构复杂,携带不便的问题。一种新型便携式竹制水杯,包括内胆,保温层,杯身,杯外盖,镶块,杯内盖,手提带和内嵌孔,所述的内胆安装在保温层的内部;所述的杯身设置在保温层的外部;所送的杯外盖设置在杯内盖的外部;所述的镶块镶扣在杯外盖的上端面;所述的手提带系在杯身的内镶孔中。
所述的杯身包括水温测量计,壳体,涂层和防滑板,所述的水温测量计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述的涂层覆盖在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的防滑板设置在壳体的底部。
所述的壳体具体采用厚度为3毫米,外径为6厘米的竹筒,有利于携带方便,保温效果更好,外形美观,手感温润。
所述的涂层具体采用厚度为0.2毫米的无色天然竹材油,有利于改善手感效果,延长外壳使用寿命,保护使用者身体健康。
所述的杯内盖包括按钮,复位弹簧,活塞,密封圈和出水孔,所述的按钮设置在复位弹簧的上部;所述的活塞设置在出水孔的内侧;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杯内盖的下部;所述的出水孔设置在杯内盖的上部侧面。
所述的出水孔具体设置在距离杯内盖上表面2厘米处,具体采用直径为1厘米的通孔,有利于倒水方便,安全卫士,使用方便。
所述的密封圈具体采用厚度为2毫米的食品级PP塑料环,环保安全,韧性好,抗高温,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镶块具体采用厚度为1厘米的圆形竹板,有利于装饰杯外盖,当用外杯盖盛水时防烫手,使用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便携式竹制水杯广泛应用于竹制用品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的杯身的设置,有利于携带方便,保温效果更好,外形美观,手感温润。
2. 本实用新型的杯内盖的设置,保温效果较好,使用方便,安全卫士。
3. 本实用新型的镶块的设置,有利于装饰杯外盖,当用外杯盖盛水时防烫手,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杯身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杯内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1-内胆,2-保温层,3-杯身,31-水温测量计,32-壳体,33-涂层,34-防滑板,4-杯外盖,5-镶块,6-杯内盖,61-按钮,62-复位弹簧,63-活塞,64-密封圈,66-出水孔7-手提带,8-内嵌孔。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竹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竹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4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