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级无密封自控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889.0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侯银进;陆翔;陆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进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1/0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级无 密封 自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级无密封自控自吸泵。
背景技术
自吸泵在首次启动时须在泵腔内灌满清水或所输送介质,启动后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及泵本身的气液分离装置,实现了气、液的快速分离,泵进口管路里的空气不断被排出,进口管内形成真空,从而实现了水泵的自吸工作过程。停泵时,水泵出口管路上的止回阀迅速关闭,隔断了出口管路中高位介质的回流,同时泵进口管路上的真空破坏阀同步打开,空气进入进口管路,破坏了进口管路里的真空状态,彻底避免了因虹吸现象所引发的泵内介质回流排空的缺陷,水泵储液室中始终保持着被抽送介质物料,实现了一次引流灌液,水泵终身自吸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无密封自吸泵的回流通道是通过叶轮与导叶和中间隔板之间的间隙回流,启动后引流介质与回流介质相互干扰,容积损失大,影响了泵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级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包括电机、出水管,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泵桶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泵轴连接,泵轴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副叶轮、副叶轮盖板、上叶轮、上叶轮盖板、下叶轮,下叶轮的吸入口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端设置有电动空气阀;出水管上设置有逆止阀,上叶轮出水口与出水室相通,出水室的顶部与挡板A连接,出水室内设置有蜗形管,蜗形管的出口通过过渡管接出水管;下叶轮出水口与引流室相通,引流室的底部与挡板B连接,引流室出口接引流管道,引流管道顶端与挡板A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道包括蜗形引管、螺旋管、U型分叉管,螺旋管下进口接蜗形引管的出口,螺旋管上出口通过弯头与U型分叉管进口连接;U型分叉管的中间距大于过渡管的宽度,U型分叉管的高度大于过渡管的高度。
所述的螺旋管外径尺寸小于泵桶内径尺寸La的一半减去泵轴轴径尺寸Lb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独的引流管道,提高了泵的运行效率,容积损失小,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逆止阀;3.电机座;4.出水管;5.联轴器;6.副叶轮;7.上叶轮;8.泵轴;9.泵桶;10.引流管道;11.电动空气阀;12.进水管;13.出水室;14.引流室;15.下叶轮;801.泵轴轴径尺寸Lb;901.泵桶内径尺寸La;1001.蜗形引管;1002.螺旋管;1003.U型分叉管;1301.挡板A;1302.过渡管;1401.挡板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双级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包括电机1、出水管4,电机1通过电机座3安装在泵桶9上,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与泵轴8连接,泵轴8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副叶轮6、副叶轮盖板、上叶轮7、上叶轮盖板、下叶轮15,下叶轮15的吸入口与进水管12连接,进水管12上端设置有电动空气阀11;出水管4上设置有逆止阀2,上叶轮7出水口与出水室13相通,出水室13的顶部与挡板A1301连接,出水室13内设置有蜗形管,蜗形管的出口通过过渡管1302接出水管4;下叶轮15出水口与引流室14相通,引流室14的底部与挡板B1401连接,引流室14出口接引流管道10,引流管道10顶端与挡板A1301连接;所述的引流管道10包括蜗形引管1001、螺旋管1002、U型分叉管1003,螺旋管1002下进口接蜗形引管1001的出口,螺旋管1002上出口通过弯头与U型分叉管1003进口连接;U型分叉管1003的中间距大于过渡管1302的宽度,U型分叉管1003的高度大于过渡管1302的高度;螺旋管1002外径尺寸小于泵桶内径尺寸La901的一半减去泵轴轴径尺寸Lb801的一半。
具体实施时,介质从进水管12进入,从下叶轮15进口进入引流室14,经引流管道10进入挡板A1301上方的空间;经过气液分离,介质从上叶轮7进口进入出水室13,经出水室13内的蜗形管、过渡管1302,最后从出水管4排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进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进泵阀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