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及其旋流分离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140.6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允苗;朱君秋;刘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旋流分离器 及其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流分离腔。
背景技术
目前海底油田的油气处理系统中主要使用海底重力式气液分离器,先将油井采出的油气水混合物中的天然气和油液进行分离,再经过采油立管或采气立管输送到平台处理设备进一步处理。
例如公开号为CN102921568A的“深海水下气液旋流分离器”,其主要包括柱状型的壳体,壳体内腔从上到下主要设有气体溢流管和旋流分离腔,且在壳体上部设置流体输入管线。工作时,带有一定压力和速度的气液混合物通过海底混输管线、流体输入管线进入壳体内并形成旋转流,随后流体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进入倒锥状的旋流分离腔,在重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气相往旋流分离腔中心部分聚集形成上升气柱并通过气体溢流管进入旋流分离腔的腔体上部,进一步从气体输出管线排出壳体外;液体被甩到旋流分离腔壁面的同时顺着壁面流入分离器底部的流口,并排出壳体外,从而实现气液分离。
但是,这种结构由于流体是经壳体上部的流体输入管线向下进入旋流分离腔,部分气体会随着向下旋转的旋转流被带出旋流分离腔,导致气液分离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分离效果的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能提高分离效果的旋流分离腔。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内上下对应分隔成气腔和旋流分离腔,气腔和旋流分离腔通过气体溢流管连通,气腔的腔壁上开有排放气体的排气口,旋流分离腔的腔壁上开有物料进口,所述物料进口位于所述旋流分离腔的下部,所述旋流分离腔的侧腔壁为介孔材料制成的侧腔壁,侧腔壁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液体腔,所述液体腔和所述旋流分离腔的腔壁上分别开有排液用的排液口。
所述物料进口接近或者位于所述旋流分离腔的底部。
所述旋流分离腔内所容纳的物料通过搅拌器形成漩涡。
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旋流分离腔内,或者所述搅拌器对应所述物料进口设置。
所述旋流分离腔的顶腔壁倾斜呈锥面或者锥台面。
所述排液口分别对应接近或者位于所述旋流分离腔和所述液体腔的底部。
所述气腔的腔壁上设有压力阀。
所述气腔的腔壁上开有排液口。
所述气体溢流管从所述旋流分离腔的顶腔壁中伸出,通过所述压力阀自动控制所述气腔内液面高度。
如前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的旋流分离腔,腔壁上开有物料进口和气体溢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进口位于所述旋流分离腔的下部,侧腔壁为介孔材料制成的侧腔壁,腔壁上开有排液用的排液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带有一定压力和速度的气液混合物通过位于旋流分离腔的下部的物料进口进入旋流分离腔,在腔体内部由下向上形成向上螺旋运动的旋转流,从旋流开始气液混合物主要集中在腔体中下部,能有效避免部分气体随旋流流体被带出旋流分离腔,提高了分离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旋流分离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带有一定压力和速度的气液混合物通过位于旋流分离腔的下部的物料进口进入旋流分离腔,在腔体内部由下向上形成向上螺旋运动的旋转流,从旋流开始气液混合物主要集中在腔体中下部,能有效避免部分气体随旋流流体被带出旋流分离腔,提高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两相旋流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壳体 1 物料进口 2
侧腔壁 3 顶腔壁 4
搅拌器 5 电机 6
压力传感引压接管 7 排液管 8
排液管 9 液体回流管 10
气体溢流管 11 排气口 12
压力阀 13 气腔 14
旋流分离腔 15 液体腔 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