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氧运鱼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2226.7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茆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茆晴生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氧运鱼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鲜活水产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氧运鱼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虾等水产品的活体在运输时,为了保障产品的新鲜程度,活的水产品的生存需要氧气,所以需要间断性或持续性的为其供氧,才能保障鱼虾等水产品的鲜活。目前的活鱼运输设备中,有大型运鱼箱、运鱼桶等,其内设置微气孔管道等。利用贮氧设备和充气泵等供氧充气设备来为运鱼箱、运鱼桶内供氧。实际当中很多是少量和短途运输,在短途运输当中,前述方法虽然能解决活鱼运输问题,但操作相对复杂,对与短途运输而言成本较高。
在短途运输当中,有些人通过塑料氧气袋来运输活鱼产品,通过氧气袋运输时,将活鱼产品置于氧气袋内,在扎口处通入氧气,再将氧气袋进行扎口,使氧气袋的上部充满氧气。利用该方式只能解决部分活鱼的运输问题,但对于运输像罗非鱼之类的鱼类时,罗非鱼能够将塑料氧气袋扎破,反而降低了运输效率。往往装运鱼苗鱼种也是通过氧气袋,这种一般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氧气袋往往因充氧过多而炸裂,或在运输途中碰到坚硬物质而损坏,使之漏气、漏水导致鱼苗鱼种死亡。还有用盆、桶、或胶油布等做成的装运鱼苗鱼种的敞口容器,这类容器在运输途中易溢洒,且要不断换水以补充氧气,操作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适合于短途运输活鱼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充氧运鱼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充氧运鱼桶,包括桶本体、桶盖;桶本体的顶部开口,所述桶盖密封盖合在桶本体的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桶本体上至少竖直设置有两根充氧管道;所述充氧管道的下端设置于桶本体的底部;所述充氧管道通过其下端与桶本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充氧管道设置于桶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充氧管道的上端设置于桶本体的顶部。通过将充氧管道设置于内壁上,可以使用桶本体的侧壁作为充氧管道的一部分,将充氧管道与桶本体一次成型,节约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桶本体为方体状;所述充氧管道为两根,并分别设置于桶本体沿其横截面的对角线的两端。通过设置的桶本体为方体,可有效利用桶本体横截面的对角线的两端,构成充氧管道时,可利用桶本体的两个侧壁,既美观,又节约了成本。通过设置为方体的运鱼桶,可方便的装入定型的保温铁箱或制冷箱内,保障运鱼桶内的产品在严冬和酷热下的成活率。本实用新型的桶本体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圆柱形的或其他形状。
进一步,所述充氧管道下部的桶本体的侧壁与底壁为圆角。通过设置圆角,在充氧时,氧气软管通过充氧管道以及底部的圆角,更容易将氧气送入运鱼桶内。
优选的,所述桶盖上设置有密封桶本体的开口的密封垫圈。通过使用密封垫圈,可更好的保障桶本体顶部开口处不漏气。
优选的,所述桶本体上设置有提手。通过载桶本体上设置有提手,可方便运鱼桶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桶本体由聚丙烯(PP)材料构成。通过聚丙烯(PP)材料构成的运鱼桶,便于塑形,成本低,质量轻,牢固并可靠。通过聚丙烯(PP)材料的桶本体,可观察运鱼桶内部的液面高度以及产品的生存情形。
进一步,所述桶本体上设置有显示桶本体内氧气或/和水的量的刻度。通过在桶本体上设置刻度,可确定运鱼桶内的液体及氧气的量。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
运送活鱼产品时,将产品通过桶本体的顶部的开口置于桶本体内,将水在桶本体内注满,通过盖体密封桶本体的开口;将氧气软管通过充氧管道插入到桶本体内的底部,充入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故氧气聚集在桶本体内的上部,通过氧气产生的压力将运鱼桶内的部分液体通过充氧管道压出,根据一定的产品量,将氧气充到一定程度,然后将氧气软管拔出即可。此时氧气被水自然封闭,氧气在运输途中也不会跑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氧运鱼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效率高、方便堆码、适用于活鱼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中:1、桶本体;2、桶盖;3、充氧管道;4、密封垫圈;5、提手;6、氧气软管。
图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茆晴生,未经茆晴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2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笼式小型害虫诱捕杀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养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