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储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2000.7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马越焦;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越焦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18;F24H9/20;F24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1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储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储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虽有电蓄热装置,但结构复杂,适用范围窄,成本高,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220V以上供电系统的电储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控单元、电蓄热单元和热交换单元。电控单元由电源、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和电源功率驱动器构成;电蓄热单元由保温壳体,电蓄能模块和加热介质循环通道构成;热交换单元由过滤装置,热交换器和介质驱动器构成。其特征是:在 电蓄热单元的保温壳体内有若干个由高温相变材料制成的红外电磁蓄能模块,在红外电磁蓄能模块内分布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周围有灭弧材料或高温绝缘材料,其内部有散热介质通道,并且全部散热介质都通过此通道;热交换单元在电热单元外,热交换器,电蓄热单元与交换器之间通过封闭的介质循环通道互联,在介质驱动器前端的循环通道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
所述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加热介质温度、被加热介质温度,和电蓄热单元内蓄能模块不同位置的温度等。
所述的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的加热介质温度和被加热介质温度实现放热控制,根据检测的蓄能模块的温度和加热指令实进行蓄能控制。
全部加热介质都从蓄能单元的内部通道通过高层流入,地层流出,可使上下层温度均匀,工作效率高。
热交换器设置在蓄能单元外,在供暖的情况下可以使汽水分离,维护检修方便,运行安全。
用于高压工频电时电控单元所述的电容用作串联补偿以提高功率因素。
在电蓄热单元中的电蓄能模块是具有电磁混合加热的加热元件。
在电蓄热单元中的电蓄能模块是具有红外加热的加热元件。
电热元件由灭弧材料或高温绝缘材料包裹,起到了灭弧作用。
在热交换器入口处安装有过滤装置,保证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便于维护。
所述的驱动器,可以改变 闭环通道内的介质循环流动,从而调节输出的热能功率。
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智能控制器根据检测的被加热介质温度实现放热控制,根据检测的蓄能模块的温度和加热指令实进行蓄能控制。当智能控制器检测的蓄能模块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并根据加热指令当满足加热蓄能条件时控制器控制电源驱动器使电热元件加热;当智能控制器检测的被加热介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介质驱动器的介质流量对其进行闭环控制。高温蓄模块的热能是通过加热介质通道传输到热交换器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电热元件周围有灭弧材料或高温绝缘材料,可以避免用于弧光产生的重大事故;由于全部加热介质都从蓄能单元的内部通道通过,所以工作效率高;由于热交换单元在电热单元外,被加热介质在蓄能单元外部,有利于设备安全运行,检修维护方便。由于有过滤装置,可以保证设备稳定经济运行。本实用新型适用于220V以上的供电系统,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电热元件和蓄能模块的一种结构图;
下面将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图中的1是蓄能单元外壳,2是保温材料,3是外部介质通道,4是隔板,5是内部介质通道,6是加热元件,7是红外电磁蓄能模块 , 8是介质驱动器,9是介质循环通道,10是过滤装置,11是热交换器,12是被加热介质通道,13是加热元件的供电电缆,TE101-103是蓄能模块传感器,TE105是被加热介质温度传感器14、为串联补偿电容。本实例的加热供电电源为工频6.6KV,用于电蓄能供暖的场合。这里的介质驱动器8为调速风机、加热介质是空气,被加热介质是水、加热指令是低谷电期间这里设定为22时至零晨5 时蓄能、放热指令来自室温传感器,室温设定值为25°C、这里的保温材料2选用硅酸铝保温材料、电热元件为电热丝,在该保温壳体1内设置 有四个由耐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红外电磁蓄能单元三个正常工作,一个备用。在红外电磁蓄能单元内分布通过电源驱动器与6.6KV电网电源相连接的电热丝;在蓄能单元外还设置有过滤器10、热交换器11、调速装置8及循环通道9。电源进线接电力补偿电容的一端,另一端接电蓄能装置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越焦,未经马越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2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和燃气热水器
- 下一篇:养殖种植用节能环保热水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