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波电子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1599.2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然;王永;侯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恩硕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李波;武媛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电子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波电子检测仪。
背景技术
人体正常细胞在某些内、外因素长期作用下,发生突变,快速分裂并能进行全身转移的癌细胞,癌细胞的大量聚集就形成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大敌。引发恶性肿瘤的因素很多:包括免疫系统的损害、各个组织器官的炎性病变和损伤,维生素、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缺乏、毒素的作用、各类增生物的病变、某些过敏原的刺激,病毒和细菌的感染,物理、化学及药物方面引起的肌体损伤,甚至包括心理情绪因素的影响等等。
根据病理学的理论,人体发病时,首先是组织细胞发生变化。而组织细胞是由生物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电子有其特定的运动规律。因此,电子运动不规律,则会导致不同的生物分子发生病变的生物电波。那么,通过检测这种病变的生物电波并加以分析,可以细微的探知人体的健康状态。
现有的生物波电子检测仪中采集人体信号的电极不是一次性的,容易造成人的交叉感染,并且现有的检测仪结构比较简单,容易造成数据上的不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生物波电子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波电子检测仪,包括:主机、控制箱、激发手环、激发器和生物波采集手环,其中,所述控制箱与所述主机相连接;所述激发手环和所述生物波采集手环分别与所述主机相连接;所述激发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并与所述主机相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波电子检测仪,所述控制箱包括电源开关、激发器开关、主机开关和量化舱。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波电子检测仪,所述控制箱进一步包括检测台。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波电子检测仪,所述主机连接有金属电极采集棒。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波电子检测仪,所述控制箱四个底角设置有滚轮。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波电子检测仪,所述主机连接有耳机。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波电子检测仪,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置物盒。
本实用新型所述生物波电子检测仪中的生物波采集手环为一次性的,避免了人体交叉感染的风险性,主机比较标准信号和人体信号且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准确,对检测性结果准确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生物波电子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
主机1、控制箱2、电源开关2-1、激发器开关2-2、计算机主机开关2-3、激发手环3、激发器4、生物波采集手环5、量化舱6、检测台7、金属电极采集棒8、滚轮9和置物盒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生物波电子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生物波电子检测仪包括主机1、控制箱2、激发手环3、激发器4和生物波采集手环5,其中,所述控制箱2与所述主机1相连接;所述激发手环3和所述生物波采集手环5分别与所述主机1相连接;所述激发器4设置在所述控制箱2上并与所述主机1相连接。所述生物波采集手环5用于采集人体信号,将采集的人体信号传送给所述主机1,所述生物波采集手环5为一次性的,即每当一个人检测完之后就换新的,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所述激发手环3用于完成触发信号,所述激发器4用于接收接收触发信号,通过所述激发手环3和所述激发器4得到的触发信号为标准信号,所述激发器4与所述主机1相连接,把标准信号发送到所述主机1中。所述主机1将采集到的人体信号与标准信号比较分析,得出分析结果。所述主机1与所述控制箱2相连接,其中,所述主机1的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控制箱2的上端,所述主机1的显示屏能够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恩硕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恩硕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1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上的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医儿科用诊疗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