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批量氰化物蒸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0911.6 | 申请日: | 2015-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2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萍;张灵芝;葛仲义;兰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氰化物 蒸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验新型涉及化学分析领域中氰化物的蒸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批量氰化物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氰化物样品经蒸馏装置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以待测定。由于样品量大,而传统的蒸馏装置是用铁架台固定的一个个单独的蒸馏装置,占地大,安装复杂,耗材多,费时间,且吸收管是一个个单独立在台面上,易倒易碎易洒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批量氰化物蒸馏装置,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安装程序,省时省力,操作方便,规避了玻璃器具易脱落摔碎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由可调电炉、蒸馏瓶、冷凝管、架台、导液管、吸收管和试管架组成,多个可调电炉置于架台上,各可调电炉上放置蒸馏瓶,冷凝管为蛇形冷凝管,冷凝管与蒸馏瓶的出口连通,导液管的上端与冷凝管的出口连通,导液管的下端插入吸收管中,各导液管固定在架台上,各吸收管放置在试管架上,试管架放置在架台下方;导液管为耐老化耐高温的硅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氰化物样品放置在蒸馏瓶中,经可调电炉加热后通过冷凝管、导液管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管中。其中的冷凝水自冷凝管底部的冷凝水进口进入,从冷凝管上部的冷凝水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提高了安全性:传统方法里吸收管立在台面上,由于吸收管细高的原因,导致吸收管易倒使吸收液洒出来。不仅是实验失败,还可能使操作人员受伤,本实验新型将吸收管统一放在试管架里,较稳固,较大程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2、提高了蒸馏效率:同时可蒸馏多个样品,加快了大批量样品的测试速度。
3、改善了操作环境:只需将冷凝管和吸收管等放在架子上即可,整齐有序。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易行,给操作人员减少了麻烦并带来了安全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1-可调电炉;2-蒸馏瓶;3-冷凝管;4-架台;5-导液管;6-吸收管;7-试管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可调电炉1、蒸馏瓶2、冷凝管3、架台4、导液管5、吸收管6和试管架7组成,八个可调电炉1置于架台4上,各可调电炉1上放置蒸馏瓶2,冷凝管3为蛇形冷凝管,冷凝管3与蒸馏瓶2的出口连通,导液管5的上端与冷凝管3的出口连通,导液管5的下端插入吸收管6中,各导液管5固定在架台4上,各吸收管6放置在试管架7上,试管架7放置在架台4下方。导液管5为耐老化耐高温的硅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氰化物样品放置在蒸馏瓶2中,经可调电炉1加热后通过冷凝管3、导液管5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管6中。其中的冷凝水自冷凝管3底部的冷凝水进口进入,从冷凝管3上部的冷凝水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0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