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减振板式安装的汽车变速箱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0737.5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豪;徐进;蒋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57/028 | 分类号: | F16H57/028;F16H57/025;F16H57/00;F16F15/02;F16F15/023;F16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板式 安装 汽车 变速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箱箱,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减振板式安装的汽车变速箱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Transmission)在汽车中常称为“变速箱”;在工业机械中常称为“变速机”,是进行机械动力转换的机械或液压设备。
变速器(transmission)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之一。汽车的实际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如起步、怠速停车、低速或高速行驶、加速、减速、爬坡和倒车等,这就要求汽车的驱动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而目前广泛采用的活塞式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为了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功率较高、油耗较低)工作,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
每个档位都有不同传动比,相当于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啮合能产生不同的转速,低速行驶时用低传动比(3档及以下),大轴转速低于发动机转速,根据公式P=FV,可获得更大的驱动力,高速时用高传动比(4档及以上),大轴转速高于发动机转速,降低牵引力获得更高速度,切档位即选择不同尺寸的齿轮和大轴的齿轮啮合。
在中国专利号为2008201634752、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6月19日、名称为“一种汽车变速箱”的专利文件在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变速箱。现有的汽车变速箱使用时达不到减振要求,当受到振动时不能及时缓冲,导致连接螺栓损坏,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减振的串联减振板式安装的汽车变速箱减振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变速箱使用时达不到减振要求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串联减振板式安装的汽车变速箱减振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横梁,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有减振杆和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安装板设有减振缸,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穿设在所述减振缸内,所述支撑杆设有消能块,所述减振缸的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消能块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消能块通过所述第二摩擦层抵接在所述第一摩擦层上而滑动连接于所述减振缸内,所述减振杆上连接有支撑在所述横梁下方的弧形弹簧钢板,所述横梁上设有变速箱连接架。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同车体进行连接而实现安装,变速箱连接于变速箱连接架。本实用新型受到车辆的振动时,首先被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之间的摩擦而实现一级减振,然后被减振杆实现二级减振,再被弧形弹簧钢板变形吸能而实现三级减振,从而使得传递给变速箱的振动较小,以满足减振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杆为管状结构,所述减振杆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减振杆的内部隔离出若干沿减振杆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填充腔和空置腔,所述弹性隔膜为朝向所述填充腔拱起的碗形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流砂,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增阻板,所述增阻板将所述填充腔分割为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所述增阻板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摩擦孔,所述空置腔设有贯通所述减振杆的气 孔。当产生振动时减振杆产生变形,减振杆变形导致弹性隔膜朝向空置腔变形和复位的运动、与此同时流砂在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之间来回流动,流砂流动时彼此之间摩擦而消耗掉振动能量,流砂流过摩擦孔时同摩擦孔摩擦以及流砂之间的摩擦加剧,使得消振吸能效果更为显著。
作为优选,述减振杆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沿减振杆轴向分布的外形变引导槽,所述减振杆的内周面设有若干沿减振杆轴向分布的内形变引导槽,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都为沿减振杆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能够提高受到振动时减振杆驱动流砂流动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对齐。能够使减振杆具有良好的吸振效果和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0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