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荔枝去核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27954.9 | 申请日: | 2015-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海市华进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4/02 | 分类号: | A23N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319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荔枝 去核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荔枝的去核加工,尤其是一种荔枝去核刀。
背景技术
荔枝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荔枝的去核加工采用的是撕扯和剥离的方式,人工将荔枝的果肉从果核上剥离出来,这样破坏了荔枝果肉的完整性,完成作业的荔枝成碎肉状,无法进行深加工。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荔枝去核刀,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荔枝去核刀,包含去核管,所述去核管一端的开口边缘处包覆有一层保护缓冲层,去核管另一端的开口边缘处设置成管状刀片;所述去核管上固接有一刀柄,所述刀柄的前端设置成尖角状的刀片;所述去核管在刀柄的背面上设有一取核夹,所述取核夹包含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尾部均设置成尖角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末端的2-3mm处均向内弯曲形成一对尖角夹。
所述的去核管的直径为3-5mm。
所述刀柄和取核夹设置在去核管的2/3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刀柄上刀片主要是用于去除荔枝的蒂头,去除荔枝的蒂头后将去核管的管状刀片从荔枝头部伸入,然后将核卡进去去核管的管状刀片开口处将荔枝核取出,如果荔枝核太小管状刀片无法将核取出时可用取核夹,将取核夹从荔枝头部伸入到荔枝核用尖角夹将荔枝核固定住后将荔枝核拔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在保证荔枝卫生的情况下把核取出来,保证荔枝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荔枝去核刀,包含去核管1,所述的去核管1的直径为5mm,所述去核管1一端的开口边缘处包覆有一层保护缓冲层11,去核管1另一端的开口边缘处设置成管状刀片12;所述去核管1上固接有一刀柄2,所述刀柄2的前端设置成尖角状的刀片21;所述去核管1在刀柄2的背面上设有一取核夹3,所述取核夹3包含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的尾部均设置成尖角状,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末端的3mm处均向内弯曲形成一对尖角夹4;所述刀柄2和取核夹3设置在去核管1的2/3处。
工作时,用刀柄2的刀片21将荔枝的蒂头去除,手握在刀柄2和去核管1的保护缓冲层11处以便去除荔枝核,保护缓冲层11可以防止手被去核管1割伤,将去核管1的管状刀片12从荔枝头部伸入到荔枝内,然后将荔枝核的头部卡入管状刀片12的开口处然后取出荔枝核,如果荔枝核太小,用管状刀片12无法取出荔枝核时,将取核夹3的尾部伸入到荔枝头部内,然后用尖角夹4将荔枝核夹住取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管状刀片12将荔枝核去除,如果核太小可通过取核夹3的尖角夹4将核夹出来,同时保证了荔枝果肉的完整性,为荔枝的深加工提供了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海市华进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龙海市华进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7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栗剥蓬器
- 下一篇:喷淋便捷调味式薯片半成品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