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7371.6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1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祖田;张万军;陶友传;宁潞林;王亚军;黄金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兴寰;周维锋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各领域“十三五”规划正在编制中,风电将逐步改变当前广被视作“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为未来扛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主体的地位。根据规划思路,“十三五”期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将达1亿千瓦,年均新增规模达2000万千瓦,其中,“三北”大风电基地5年内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中东部中低风速资源区新增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1000万千瓦。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沿海及岛屿。目前国内装机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全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也主要分布在此区域,这些地区环境恶劣,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影响很大,例如,沙尘暴、飞絮、扬尘和局部地区因工业排放的煤灰和粉尘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各组件(包括齿轮箱、发电机、变频器、控制柜等)的散热器的正常使用。具体体现在:悬浮物(飞絮、扬尘、煤灰等)会被吸附在散热器的吸风口,长时间运行,吸附在吸风口的悬浮物越来越多,会降低散热器的冷风进风量,导致达不到所需的冷却效果而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能避免风力发电机组各组件的散热器的吸风口被堵塞,从而保证冷却效果,以便适应恶劣环境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包括机舱壳,所述机舱壳内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组各组件的散热器,机舱壳与散热器之间的空间形外风道,机舱壳底部设置有外风道的进风口,机架下方为沉降室。
进一步,散热器包括齿轮箱散热器、发电机散热器、变频器散热器和控制柜散热器。
进一步,所述齿轮箱散热器、发电机散热器、变频器散热器和控制柜散热器至少一个通过独立的进风管道与机舱壳外部连通,以满足外风道进风口面积的需求。
进一步,所述进风管道的截面积沿进风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包括机舱壳,所述机舱壳内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组各组件的散热器,机舱壳与散热器之间的空间形外风道,机舱壳底部设置有外风道的进风口,机架下方为沉降室。该结构的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一方面,外风道的悬浮物很少或没有,而各散热器从外风道吸入冷风,因此各散热器的吸风口不会被堵塞,保证了冷风进风量和散热效果,使发电机组能适应恶劣环境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沉降室能收集悬浮物,进一步避免了散热器的吸风口被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包括机舱壳1,所述机舱壳内设置有机架2,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组各组件的散热器,机舱壳与散热器之间的空间形外风道4,机舱壳底部设置有外风道的进风口5,机架下方为沉降室6。该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一方面,外风道的悬浮物很少或没有,而各散热器从外风道吸入冷风,因此各散热器的吸风口不会被堵塞,保证了冷风进风量和散热效果,使发电机组能适应恶劣环境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沉降室能收集悬浮物,进一步避免了散热器的吸风口被堵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散热器包括齿轮箱散热器31、发电机散热器32、变频器散热器33和控制柜散热器34,所述齿轮箱散热器、发电机散热器、变频器散热器和控制柜散热器至少一个通过独立的进风管道7与机舱壳外部连通。散热器还可以包括其他公众熟知的散热器,也可以不包括齿轮箱散热器;采用散热器通过独立的进风管道与机舱壳外部连通的方式,是为了使机舱壳底部尺寸满足进风口的开设需求,如由各散热器达到额定冷却温度所需冷风量的总和所确定的吸风量过大,需开设很大的进风口才能满足要求,而机舱壳底部没有足够的尺寸开设吸风口时采用独立的进风管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管道的截面积沿进风方向逐渐减小。进风管道的横截面沿进风方向逐渐减小,风速逐渐增大,可有效避免悬浮物在冷风管道内壁粘附或阻留。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7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