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终端打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6918.0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松林 |
主分类号: | F23Q7/00 | 分类号: | F23Q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终端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电热的点火,尤指一种智慧终端打火机。是一种可通过智慧终端控制的智慧终端打火机,所述的智慧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和智慧型机器人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打火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使用燃油或燃气的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已经应用多年,技术成熟,但它必须使用燃油或燃气,在生产、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这种打火机使用明火,点燃时释放有害气体,极其不环保,并且在风较大的地方不易点燃;另一类是使用可充电电池的电子打火机,这类打火机利用电热丝发热点火或者是利用高能电弧点火,由于电池容量的限制,这一类打火机体积较大且需要经常充电。
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电脑等智慧终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智慧终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绝大多数的智慧终端都支持OTG功能,如果能有一款由智慧终端供电操控的打火机,那么肯定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是现有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终端打火机。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电脑等带有USB接口的智慧终端进行点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终端打火机,包括USB插头、MCU 、开关、电热丝、电热丝座、电路板、上壳和下壳;USB插头、MCU 、开关和电热丝座都固定在电路板上,电热丝两端通过电热丝座上的孔与电路板相连;USB插头的两信号传输端与MCU相连;MCU一输出端与开关相连;电热丝一端连接开关,另一端连接USB插头上的+5V输出端;电热丝座由绝缘隔热材料组成,如陶瓷片、陶瓷纤维片等,电路板安装在由上壳和下壳构成的外壳中。
将智慧终端打火机连接到智慧终端上,智慧终端通过USB插头为智慧终端打火机供电。当操控智慧终端的应用程序上的点火按钮时,点火指令通过USB插头传输给MCU ;MCU 接到点火指令后控制开关接通电路,使得电热丝发热点火。同样,可通过操控智慧终端的应用程序控制智慧终端打火机熄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智慧终端供电且通过智慧终端的应用程序操控点火,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使用简单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测视图。
图中:1为上壳、2为USB插头、3为MCU、4为开关、5为电热丝、6为电热丝座、7为下壳、8为电路板、9为智慧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慧终端打火机,包括USB插头2、MCU 3、开关4、电热丝5、电热丝座6、电路板8、上壳1和下壳7;USB插头2、MCU 3、开关4和电热丝座6都固定在电路板8上,电热丝5两端通过电热丝座6上的孔与电路板8相连;USB插头2的两信号传输端与MCU3相连;MCU3一输出端与开关4相连;电热丝5一端连接开关4,另一端连接USB插头2上的+5V输出端;电热丝座6由绝缘隔热材料组成,如陶瓷片、陶瓷纤维片等,防止高温烧坏智慧终端打火机内部结构;电路板8安装在由上壳1和下壳7构成的外壳中,如图1、图3、图4和图5。
将智慧终端打火机连接到智慧终端上,如图1和图2,智慧终端通过USB插头2为智慧终端打火机供电。当操控智慧终端的应用程序上的点火按钮时,点火指令通过USB插头2传输给MCU 3;MCU 3接到点火指令后控制开关4接通电路,使得电热丝5发热点火。同样,可通过操控智慧终端的应用程序控制智慧终端打火机熄火。
本实用新型由智慧终端供电且通过智慧终端的应用程序操控点火,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使用简单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进行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松林,未经吴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6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生物质能炉灶
- 下一篇:一种打火机防风燃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