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葫芦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6876.0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本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本顺 |
主分类号: | B66C15/04 | 分类号: | B66C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起重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葫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双电动葫芦起重机一种防碰撞装置,在同一承重梁30上配置两台电动葫芦,即左葫芦10和右葫芦20;这两台葫芦一般都是同方向安装,即左葫芦10中的左电机12和左减速箱11与右葫芦20中的右电机22和右减速箱21同一方向安装,这样有利于葫芦导电电缆的布置;实际工作状态中,两台电动葫芦或同时工作由两人操作,或其中一台工作另一台不工作,或两台由一人操作联动控制;不管哪种工作状态下,由于地面操作人员不小心或难于准确把握停车位置,常常发生两葫芦碰撞导致设备损坏;现在很多用户在两葫芦之间的减速箱外安装一个橡胶块13作为缓冲装置,这虽然起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速箱外壳厚能承受一定冲击,但是右葫芦20中的右电机22后盖材料很薄,多撞击几次就会变形,变形严重后,导致电机后盖内的冷却风扇卡死不动,甚至撞坏,最后导致右葫芦中右电机22过热烧毁,损失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葫芦防撞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所述防撞装置可避免两葫芦机身直接碰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葫芦防撞装置,包括承重梁30、左葫芦10、右葫芦20、两个缓冲装置40,所述缓冲装置40包括两条支撑板41、两条连接角钢42、连接板43、缓冲器44,所述支撑板41上设有两个连接孔411用于与葫芦连接,所述两条支撑板41分别与两条连接角钢42焊接一起,所述连接角钢42通过螺栓与连接板43连接,所述的连接板43上连接缓冲器44;所述的两个缓冲装置40分别与左葫芦10和右葫芦20连接,所述缓冲装置40与葫芦连接不需要焊接也不需要改变葫芦结构;所述左葫芦10通过两条左小车螺柱16与左葫芦吊座17和左葫芦对应连接的缓冲装置中支撑板41以及左小车挂板15连接起来,即通过葫芦原有配置的左小车螺柱16与相关连接件上连接孔连接起来;同样方法,所述右葫芦20通过两条右小车螺柱26与右葫芦吊座27和右葫芦对应连接的缓冲装置中的支撑板41以及右小车挂板25连接起来;所述的左葫芦10和右葫芦20都悬挂在承重梁30上;所述两个缓冲装置40的缓冲器44方向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可保证左、右葫芦机身免遭直接碰撞而损坏,有效地保护了葫芦;防撞装置中的缓冲装置与左、右葫芦连接时不需要焊接也不需要改变葫芦结构,只要利用葫芦本身吊座上的连接螺柱就能把缓冲装置和葫芦连接起来,拆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防碰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缓冲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双葫芦防撞装置,包括承重梁30、左葫芦10、右葫芦20、两个缓冲装置40,所述的两个缓冲装置40分别与左葫芦10和右葫芦20连接,所述缓冲装置40与葫芦连接不需要焊接也不需要改变葫芦结构;所述左葫芦10通过两条左小车螺柱16与左葫芦吊座17和左葫芦对应连接的缓冲装置中支撑板以及左小车挂板15连接起来,即通过葫芦原有配置的左小车螺柱16与相关连接件上连接孔连接起来;同样方法,所述右葫芦20通过两条右小车螺柱26与右葫芦吊座27和右葫芦对应连接的缓冲装置中的支撑板以及右小车挂板25连接起来;所述的左葫芦10和右葫芦20都悬挂在承重梁30上;所述两个缓冲装置40的缓冲器方向相对应。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缓冲装置40包括两条支撑板41、两条连接角钢42、连接板43、缓冲器44,所述支撑板41上设有两个连接孔411用于与葫芦连接,所述两条支撑板41分别与两条连接角钢42焊接一起,所述连接角钢42通过螺栓与连接板43连接,所述的连接板43上连接缓冲器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本顺,未经林本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6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吊点外悬桥式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门式吊用滑线轮及门式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