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26292.3 | 申请日: | 2015-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7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季海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黄岩红旗塑料模具厂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动 之间 设置 缓冲 达到 减震 效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市场上很多的注塑模具具有定模、动模以及推动动模来回移动的推动机构。目前市场上的推动机构在推动动模时,推动机构中的推动板与动模的便面是完全接触状态,即用推动板撞击动模来达到驱动动模移动的效果,如图4、图5所示。注塑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推动板与动模会从相隔离状态到接触状态,而推动板与动模接触时推动板会对动模产生撞击,同时还由于推动板的侧面与动模的表面在接触时整个表面为完全接触,所以会存在以下问题:1、推动板与动模撞击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2、推动板与动模在接触撞击时,产生的振动得不到有效的缓冲,所以导致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在频繁的振动之后,产生松动现象。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能减缓推动板与动模之间的振动力,又能降低推动板与动模之间的噪音的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用于推动动模来回移动的推动板,动模和推动板相对应的侧壁上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均设置有多个,在所述推动板和所述动模撞击时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板与动模撞击接触时,由于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的设置,即推动板上的第二缓冲件会与动模上的第一缓冲件碰撞且相抵触,且同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均存在缓冲效果,所以便大大的减小了推动板对动模的冲击力,因此便降低了推动板与动模之间因撞击而产生的振动;同时冲击力的减小,也可降低推动板与动模之间因冲撞而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均包括有凸块和设置凸块上的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能够增加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的结构前度,防止缓冲垫被过度挤压导致推动板与动模的碰撞接触情况,而缓冲垫便能有效的启动缓冲的效果,减小推动板对动模撞击力的同时,还能将推动板与动模之间的硬接触改为柔性接触,从而一定程度上可保护推动板与动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凸块呈圆台形设置,凸块的底面一体设置于推动板或是动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状的凸块能够加强凸块的结构强度;同时又能减小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的减小,可降低推动板与动模之间因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均设置有4个,第一缓冲件呈圆周状均匀排列在动模上,第二缓冲件呈圆周状均匀排列在推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呈圆周状且均匀分布,能够将推动板对动模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的分布,使得动模的手里较为均匀,从而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缓冲垫为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不但缓冲效果好,而且成本也较低,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实施例中动模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张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推动板;2、动模;3、第二缓冲件;4、第一缓冲件;5、定模;31、凸块;3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推动板和动模之间设置缓冲条以达到减震效果的模具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黄岩红旗塑料模具厂,未经浙江黄岩红旗塑料模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6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更换斜导柱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管件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