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及其排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24974.0 | 申请日: | 2015-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俊;范少稳;殷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及其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排气管。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的上盖上,焊接有排气管,以便于将经过压缩机压缩的流体排出。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目前,排气管由铜管01及焊接于铜管01外的钢环02组成。铜管01与钢环02之间存在焊点03,钢环02具有与压缩机的上盖焊接连接的焊接面021。铜管01与钢环02焊接,而钢环02与上盖焊接,进而完成铜管01相对于上盖的固定。
排气管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分别加工铜管01及钢环02,然后将铜管01及钢环02高温钎焊后才能完成,加工工序较多,严重影响排气管的加工效率;并且,铜管01与钢环02材料不同,极易影响焊接强度,造成焊点03开裂,导致压缩机泄露,而且钎焊存在成本高、污染大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排气管加工效率,降低压缩机泄露的情况,降低成本及污染,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管,提高排气管加工效率,降低压缩机泄露的情况,降低成本及污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管的压缩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上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波纹凸起部,所述波纹凸起部背向所述管道本体凸起;
所述波纹凸起部朝向所述管道本体出口的端面为用于与所述压缩机的上盖焊接的焊接面。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排气管为钢管。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排气管的外表面包括所述焊接面及非焊接面;所述非焊接面上具有镀铜层。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排气管的内表面上具有镀铜层。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镀铜层的厚度取值范围是15~40 um。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焊接面为圆锥面,其中心线与所述管道本体的轴线重合。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焊接面的圆锥角α的取值范围是120°±5°。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波纹凸起部背向所述管道本体出口的端面为与所述管道本体的轴线垂直的竖直面。
优选地,上述排气管中,所述波纹凸起部为冷镦成型的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的排气管,通过将管道本体上设置波纹凸起部,并且,管道本体与波纹凸起部为一体式结构;将波纹凸起部的一个端面作为与上盖焊接的焊接面,通过焊接面与压缩机的上盖焊接完成了排气管相对于上盖的固定。通过上述结构,减少了焊接部位,简化了排气管的加工工序,有效提高了排气管的加工效率,并且,有效降低了压缩机泄露的情况;由于不需要钎焊,进而降低了排气管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管的压缩机。由于上述排气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排气管的压缩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排气管,提高排气管加工效率,降低压缩机泄露的情况,降低成本及污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管的压缩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4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床充气装置
- 下一篇:新型锂电池电极浆料的分散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