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缓冲式自动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4633.3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鲍一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一雯 |
主分类号: | E03D1/30 | 分类号: | E03D1/30;E03D1/33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自动 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缓冲式自动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冲水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而现有的较简易的自动冲水装置却经常出现不能连续自动冲水的现象,有的虽然能够自动冲水,但是会出现浮球刚开启出水口的水封塞不久,随着液面的下降,浮球跟着下降而导致水封塞又再次堵住出水口而导致的放水不尽的问题,因此不够可靠,不适合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工作可靠,故障率低,放水完全的负压缓冲式自动冲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负压缓冲式自动冲水装置,包括水箱、设在水箱内的自动控水装置、与自动控水装置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所述的自动控水装置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一连杆连接水封塞,所述自动控水装置的上部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底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第一浮球,所述第一浮球通过一贯穿通孔的绳子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自动控水装置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自动控水装置的外壁上位于活塞与缓冲槽之间设有溢水口;所述水箱内设有一第二浮球和一溢水口塞,所述第二浮球和一溢水口塞通过一杠杆相连,所述杠杆的支点设在水箱内壁上;所述缓冲槽顶部通过负压管与出水管连通。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5-10mm。
所述缓冲槽的内腔横截面为圆形,内腔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等于5cm。
所述溢水口塞与溢水口的出口可密封贴合。
所述杠杆可绕支点转动。
所述水箱上部设有与大气连通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缓冲槽和负压管的作用减缓了第一浮球的下降速度,从而减缓了水封塞的下降速度,使得水箱中的水得以完全放尽,而自动控水装置的整体设置,有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缓冲式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缓冲式自动冲水装置的放水状态示意图。
图中:1、水箱;2、自动控水装置;3、进水管;4、出水管;5、活塞;6、水封塞;7、缓冲槽;8、通孔;9、第一浮球;10、进水口;11、溢水口;12、第二浮球;13、溢水口塞;14、杠杆;15、负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1.结合图1-2所示,一种负压缓冲式自动冲水装置,包括水箱1、设在水箱1内的自动控水装置2、与自动控水装置2连通的进水管3、出水管4;所述的自动控水装置2内设有活塞5,所述活塞5通过一连杆连接水封塞6,所述自动控水装置2的上部设有缓冲槽7,所述缓冲槽7底部设有一通孔8,所述缓冲槽7内设有第一浮球9,所述第一浮球9通过一贯穿通孔8的绳子与所述活塞5相连;所述自动控水装置2的下部设有进水口10;所述自动控水装置2的外壁上位于活塞5与缓冲槽7之间设有溢水口11;所述水箱1内设有一第二浮球12和一溢水口塞13,所述第二浮球12和一溢水口塞13通过一杠杆14相连,所述杠杆14的支点设在水箱1内壁上;所述缓冲槽7顶部通过负压管15与出水管4连通。
所述通孔8的孔径为5-10mm。
所述缓冲槽7的内腔横截面为圆形,内腔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等于5cm。
可以有效减缓第一浮球下降速度,从而保证蓄水的完全释放。
所述溢水口塞13与溢水口11的出口可密封贴合。
所述杠杆14可绕支点转动。
所述水箱1上部设有与大气连通开口。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进水管3与自来水管连通后,水流流进自动控水装置2,由于活塞5的水封作用,水面上升至溢水口11,由于水箱1中的液面较低,第二浮球12处于悬空状态,且第二浮球12的重力作用,使得与其通过杠杆14相连的溢水口塞13处于开启状态,因此水流会从溢水口11流出至水箱1底部,并通过进水口10进入自动控水装置2底部,由于水压对活塞5和水封塞6的压力存在,因此水封塞6将出水管4的出口封堵,水箱1中的水慢慢积累到液面接触第二浮球12时,如图2所示,由于浮力作用,第二浮球12慢慢上升,通过杠杆14作用,溢水口塞13渐渐与溢水口11闭合,因此溢水口11被封堵,活塞5上部的水面上升溢至缓冲槽7中,使得缓冲槽7中的第一浮球9慢慢上升,由于活塞5与第一浮球9和水封塞6连接,因此最终第一浮球9会将水封塞6拉开,水箱1中的水通过出水管4流出,水箱1中的液面急速下降,第二浮球12下降,溢水口塞13开启,缓冲槽7中的液面停止上升,但是由于缓冲槽7底部通孔8的孔径小,缓冲槽7内腔直径大,缓冲槽7中的液面下降速度远远小于水箱1中液面的下降速度,同时出水管4的水流导致负压管15形成负压将缓冲槽7上部的空气抽出,从而进一步减缓了缓冲槽7中液面的下降,因此第一浮球9的下降速度(也就是等于水封塞6的下降速度)小于水箱1中液面的下降速度,因此能够保证水箱1中的水能完全清空而不至于半途被水封塞6封住而导致的放水不尽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一雯,未经鲍一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4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基坑中免倒撑的钢支撑套筒式端头结构
- 下一篇:混凝土喷射机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