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连式河道污染水体淤泥空气搅拌处理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3566.3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豪;李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光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连式 河道 污染 水体 淤泥 空气 搅拌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三连式河道污染水体淤泥空气搅拌处理槽。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导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从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据调查,我国城市河道大约有5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水资源和水安全的最重要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之一,对这些河道水体进行治理修复,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各级政府倡导城乡创建“美丽乡村、绿色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
针对目前许多河流的污染已经比较严重,沉积在河底的淤泥较厚,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污染物大,自净能力低的状态,要尽快达到水生态修复的目标,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淤泥污染物释放量,并对水体和淤泥的污染物进行高效、快速的降解,即用强制性方法对河流进行净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河流的污染程度,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为后续污染水体整治工作以及重建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新型治理河道污染的方式是治理河道不用清淤:常用搅拌机在河里搅拌或在河道水体及淤泥中注入空气吹爆搅拌,随着黑水翻滚,将高效物化凝聚剂或高效物化复合剂粉末撒入水中通过水体流动进行混合;也有采用消防泵或自吸泵间歇性的将污染水体及淤泥抽送进入机械搅拌槽,加药混合搅拌,处理之后再用潜水泵抽回河道。经高效物化凝聚剂(高效物化复合剂)和水体淤泥进行混合搅拌,混合过程发生混凝、凝聚、浓缩反应,原有的淤泥经减容减量其容积大幅度降低,已经被分解成活性底泥,并激活土著微生物,这样可提升河道的自净能力,不用清淤,也可提升河道的容积力,从而起到对河道的整体生态治理和恢复的作用。但期间采用河道直接搅拌加药方式易造成混凝反应时间短,反应不彻底,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而采用间歇性机械搅拌槽并加药混合搅拌方式,易造成搅拌不均匀,有死角现象发生,且设备费较高,设备占用面积大,适应性、流动性差,能耗也大,综上方式整治河道污染水体及淤泥,最终导致河道治理时间长,药物使用量大,费用高的结果,这已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的三连式河道污染水体淤泥空气搅拌处理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三连式河道污染水体淤泥空气搅拌处理槽,包括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由分隔挡板A与分隔挡板B隔成三个底面积相同的空腔,分别为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空腔、第三空腔和位于中间的第二空腔,所述分隔挡板A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溢流口,所述分隔挡板B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空腔与第三空腔的通水口,所述空腔均在前后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装有喷嘴的空气曝气口,所述槽体左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右侧壁设置有溢流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旁侧设置有用于将净水药物与进水口的水体均匀混合的加药装置,所述进水口与槽体侧壁的夹角≤45°。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口、通水口与溢流出水口的通水面积相同,并与进水口的进水量相匹配、无溢满现象,所述进水口位置比溢流口高,所述溢流口位置比溢流出水口高,所述通水口位于分隔挡板B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同一空腔内部的空气曝气口的高度均相同,所述喷嘴在同一空腔内的喷射方向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曝气口所产生的空气由鼓风机、罗茨风机、空压机或带柴油机的空压机产生,所述进水口与消防泵或自吸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为矩形槽体,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与第三空腔也为矩形空腔,所述溢流口、溢流出水口形状为矩形,所述通水口形状为矩形、扇形或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装置内部为高效物化复合剂或高效物化凝聚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光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光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3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流曝气系统
- 下一篇:密封式水解矿物质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