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1069.X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童相第;孙静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水污染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污染处理装置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2198454、公开日为2005年5月20日、名称为“一种河道可渗透性反应墙系统及其应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可渗透性反应墙对水污染进行处理的装置。该专利中的水污染处理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是建筑在河堤上的,不便于对突发的水污染进行处理;当系统所在位置的水污染清除后,系统无法方便地转移到新的水污染区域进行使用;水污染产生在水域的中心部位时,将污染的水引人处理系统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漂浮在污染水域的水体中的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水污染处理系统构建在堤坝上而导致的取水不便、不能够应付突发水污染事件、不能够方便地进行转移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可渗透性反应墙和将所述可渗透性反应墙悬浮于水中的浮箱,所述可渗透性反应墙的出水侧设有出水收集腔和将出水收集腔中的水排出的排水泵。当某一水域被污染时,将本实用新型运送到该水域被污染的部位,在浮箱的作用下可渗透性反应墙悬浮于水中,污水从可渗透性反应墙的进水侧进入可渗透性反应墙处理后流出到出水收集腔中,排水泵将出水收集腔中的处理过的水重新排出到水域中。由于设置出水收集腔将可渗透性反应墙的出水侧同污染的水源隔开,然后通过排水泵将处理好的水排出,从而能够维持可渗透性反应墙进水侧和出水侧的压差,使得可渗透性反应墙能够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可渗透性反应墙的进水侧设有静水腔。能够防止水域中的水流速度的变化而影响可渗透性反应墙的工作稳定性,还能够避免水流冲击可渗透性反应墙而导致可渗透性反应墙损坏。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静水腔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开口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出水口的开口方向向上。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漂浮物和可沉淀物进入到静水腔中而导致可渗透性反应墙产生堵塞,导致处理效率下降。
作为优选,所述静水腔由静水腔竖壁、静水腔底壁和静水腔顶壁围成,所述进水通道位于所述静水腔竖壁和静水腔底壁内,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静水腔竖壁的外表面,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静水腔底壁的内表面。结构紧凑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静水腔底壁内设有同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沉淀池。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水中的可沉淀物进入静水腔中而影响可渗透性反应墙的处理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静水腔底壁的外表面设有同所述沉淀池连通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阀。能够方便地将沉淀池中的沉淀物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浮箱位于所述可渗透性反应墙的上方。能够方便地将可渗透性反应墙深入到水中,在水深较浅时浮筒不会干涉可渗透性反应墙的工作。从而提高的本实用新型对环境的适应性。
作为优选,所述渗透性反应墙设有行走轮。在陆路上移动本实用新型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浮箱为充气浮箱。能够通过改变浮箱的充气量来改变可渗透性反应墙深入水中的深度,深度污染的水位于水域的不同深度时都能够方便有效地进行处理。当不使用时,能够将浮箱放气而收起,储存运输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静水腔和所述可渗透性反应墙的进水侧之间设有过滤网。能够防止可渗透性反应墙产生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水污染处理;能够方便地移动到相应的水域;能够方便地用于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可渗透性反应墙1、行走轮11、出水收集腔12、排水泵13、排水泵的出口131、浮箱2、静水腔3、过滤网31、静水腔竖壁32、静水腔底壁33、进水通道34、进水口341、出水口342、沉淀池35、排污口36、排污阀37、静水腔顶壁38、水面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1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