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ano SIM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1063.2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25/00;H01R13/629;H01R13/635;H01R13/50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ano sim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卡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ano SIM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SIM 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
在SIM卡产生之后,逐渐衍生出Micro SIM卡,Micro SIM卡也叫做3FF SIM卡即第三类规格SIM,而Nano-SIM卡则是在Micro SIM卡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在体积上,Nano-SIM卡要小于 Micro SIM 卡,而 Micro SIM 卡则要小于 SIM 卡。
2012年6月1日据美国媒体报道,尽管对4FF(Nano-SIM,也叫第四类规格SIM卡)标准的不同提案存在反对和批评的声音,但苹果的 Nano-SIM 卡设计提案还是被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采纳,诺基亚、RIM和摩托罗拉联合提交的提案落选。
ETSI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了此消息,并表示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智能卡平台技术委员会会议上,已就4FF(Nano-SIM)达成协议。该协会称,第四种规格(4FF)卡宽12.3毫米、高8.8毫米、厚0.67毫米,比目前使用的SIM卡尺寸小了40%。最终的设计方案将以确保向后兼容现有 SIM卡的方式制定,并继续提供与今天我们使用卡相同的功能。
目前,现有Nano-SIM卡在插入卡座之后,容易产生退出的缺陷,即Micro SIM卡与卡座的插接可靠性较低。
目前,电子终端设备可同时使用两个Nano SIM卡,需要一种新的卡座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ano SIM卡连接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ano SIM卡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收容于连接器主体内的卡托,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纵向排列的导电端子组、固定导电端子组的绝缘板和遮蔽于绝缘板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可收容卡托的空间,所述导电端子组分为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绝缘板包括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的两侧均设有供卡托进行活动的槽道,所述遮蔽壳体的前端对称设有制动弹片,所述制动弹片的接触部位于遮蔽壳体与绝缘板卡扣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卡托包括托盘和遮盖于托盘上的托盘金属壳,所述托盘呈门字形结构,所述托盘尾部设有与托盘呈一体结构的折弯部,所述托盘两侧分别设有固定Nano SIM卡的安装槽,且该托盘的中间设有隔离Nano SIM卡与Nano SIM卡的隔离块。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导电端子组和两个绝缘板可同时插入两块Nano SIM卡,通过遮蔽壳体上的制动弹片,卡托插入连接器主体时,卡托将制动弹片顶起后插入连接器主体内,能够避免单个Nano SIM卡插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分别嵌入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内,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均设有端子接触部,所述端子接触部外露于所述绝缘板外,使得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接触部能与Nano SIM卡进行有效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遮蔽壳体的尾端设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一端与遮蔽壳体固定,插入连接器主体内的卡托向内推动,推动制动杆,推动杆反向弹起推动卡托,实现卡托的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绝缘板与第二绝缘板的外侧设有与遮蔽壳体进行卡扣连接的卡扣组,确保绝缘板与遮蔽壳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弹片为L型结构,其开口方向与卡托插入方向相反,制动弹片的一端与遮蔽壳体固定,其接触部为制动弹片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绝缘板的尾部设有供制动杆进行前后弹性运动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绝缘板的尾部两端设有挡板,一方面起到确保Nano SIM卡能与导电端子可靠接触,另一发明配合制动杆,快速方便进行退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1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及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绝缘导线线路连接的地电位带电作业用穿刺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