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0665.6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夏正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广燕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9/00 | 分类号: | B32B3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饰 板覆膜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
背景技术
常用的建筑装饰板生产中,基板板材成型后,需要进行覆膜处理,在板材运输过程中对板材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对于大多数工厂而言,板料加贴保护膜会很普遍且大量浪费人力,且人工方式也很难达到覆膜平整,不起泡、不皱折、不浮起的效果。同时,更存在效率低下,品质难以保证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提高板材表面平整度,覆膜平整,加工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游是指沿着建筑装饰板移动方向,一个装置相对于另一装置靠近建筑装饰板移动的开始端,而下游是指沿着建筑装饰板移动方向,一个装置相对于另一装置远离建筑装饰板移动的开始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用于对装饰基板进行覆膜,包括:底座、支架、传送装置、整形装置、覆膜装置、切膜装置;
传送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传送带、驱动第一传动辊和/或第二传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传送带绕过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形成闭合环路;
支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导杆,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固定在底座上且分别位于传送带两侧,导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固定且垂直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
整形装置包括补料机构、磨平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补料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磨平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磨平机构在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补料机构下游,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补料机构和磨平机构沿导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覆膜装置位于整形装置下游,覆膜装置包括膜料辊、上压辊、下压辊、第三驱动机构,膜料辊和上压辊位于装饰基板上方,上压辊位于膜料辊下游,下压辊位于上压辊下方,第三驱动机构驱动上压辊,在装饰基板加工表面辊压覆膜;
切膜装置位于覆膜装置下游。
优选地,还包括吸尘装置,吸尘装置位于整形装置和覆膜装置之间。
优选地,覆膜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位于上膜料辊和下膜料辊上游,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安装在底座上,二者分别位于装饰基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用于对装饰基板进行覆膜,底座上设有支架、传送装置、整形装置,覆膜装置位于整形装置下游,整形装置包括补料机构、磨平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补料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磨平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磨平机构在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补料机构下游,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补料机构和磨平机构沿导杆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结构设置合理,加工效率高,通过在覆膜之前,对装饰基板上下表面进行整形,减少装饰基板表面缺陷,提高基板表面平整度,从而使得覆膜平整,提高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用于对装饰基板1进行覆膜,包括:底座2、支架、传送装置、整形装置、吸尘装置7、覆膜装置、切膜装置;
传送装置固定在底座2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辊41、第二传动辊42、传送带43、驱动第一传动辊41和/或第二传动辊42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传送带43绕过第一传动辊41和第二传动辊42形成闭合环路;
支架包括第一支柱31、第二支柱32、导杆33,第一支柱31和第二支柱32固定在底座2上且分别位于传送带43两侧,导杆33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柱31和第二支柱32固定且垂直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
整形装置包括补料机构51、磨平机构52、第二驱动机构,补料机构51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43上方,磨平机构52安装在支架上,磨平机构52在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补料机构51下游,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补料机构51和磨平机构52沿导杆33的长度方向移动;
吸尘装置7位于整形装置下游,其吸风口位于待覆膜板面上方,吸尘装置7用于吸除整形后装饰基板1表面的粉尘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广燕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广燕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0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胶印机靠模
- 下一篇:双玻组件引出线层压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