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野战急救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20298.X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三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仁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战 急救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野外作战、灾难现场急救的一体化急救单元。
背景技术
现代野外战争以及灾难救助现场都可能出现大量伤员的情况,如对伤员及时救治,可以大大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并提高伤员的救治效果。但由于野外战场以及灾难现场通常远离医院等医疗场所,往往因缺少医疗设备而影响医疗效果。
通常,人们在战场、灾难现场会随身携带小型的医药箱,通常医药箱内仅放置常用的纱布、绷带以及急救使用的药品,但这些药品、医疗用品往往只能治疗伤员的外伤,难以及时治疗伤员的内容,救治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由于医药箱通常没有携带现代化的急救医疗设备,难以诊断伤员的伤情,也就难以对急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另外,人们也使用医疗车辆作为移动的手术室,并对伤员进行检查、救治,例如在医疗车辆内设置B超仪、除颤仪等,并且在车辆内设置小型的病床,对伤员进行救治时,伤员可以躺在病床上。虽然医疗车辆能够对危重伤员进行诊断、救治,但医疗车辆的体积较大,野外作战的人员、灾难现场救助的人员不能随身携带,并且,由于灾难现场往往因周边道路损坏而无法让体积较大的车辆通行,也影响医疗车辆的救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随身携带并且有效对急重伤员进行救治的一体化野战急救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并且可以对伤员内伤进行诊断、救治的野战急救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野战急救单元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一体化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其中,箱体为背囊式箱体,箱体外设有提手或背带,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具有信息管理模块以及与信息管理模块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护模块、除颤仪模块、急救呼吸机模块、超声模块、自动心肺复苏仪模块,且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的面盖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一插座,第一插座与生命体征监护模块、除颤仪模块、急救呼吸机模块、超声模块、自动心肺复苏仪模块中至少一个电连接,信息管理模块内设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收发无线信号。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背囊式的箱体内设置包括生命体征监护模块、除颤仪模块、急救呼吸机模块、超声模块、自动心肺复苏仪模块的急救单元,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小野战急救单元的体积,便于救援人员随身携带并方便进入灾难现场对伤员进行救助,且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所设置的各种模块能够对急重伤员进行快速诊断、救治,尤其是能够诊断伤员的内伤,并且能够对危重伤员进行抢救,能大大提高伤员的救治效率。
此外,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的通信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伤员的体征信息发送至后台的远程医疗平台,通过调取数据库或者专家会诊等方式返回急救方案,有利于提高救治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信息管理模块内还设有GPS模块。这样,急救单元被精确定位,方便其他救援人员快速到达救援现场。
进一步的方案是,箱体具有可翻开的箱盖,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的面盖位于箱盖的正下方。
由此可见,将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的面盖设置在箱盖的正下方,方便救援人员将箱盖翻开后即可以对面盖进行操作,进而快速地对伤员进行救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面盖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接收信息管理等模块实时收集、存储和传输的信号。
由此可见,显示屏可以显示伤员的生命体征监护信息,如伤员的心电、血压、血氧、呼吸、脉率等信息,并且可以显示B超诊断、自动心肺复苏仪模块等救治设备的工作参数,有利于救援人员及时了解伤员的身体情况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救治。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插座,第二插座与生命体征监护模块、除颤仪模块、急救呼吸机模块、超声模块、自动心肺复苏仪模块中至少一个电连接。
由此可见,在箱体的侧壁上还设置多组第二插座可以增加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的插座数量,以便于急救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块上使用更多的配件,通过不同配件可以采集伤员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对伤员同时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提高救治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箱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防水盖,第二插座位于防水盖内侧。
由此可见,将第二插座设置在防水盖内侧,可以有效保护第二插座,延长野战急救单元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箱体外侧设有至少一个配件袋,配件袋内装有与生命体征监护模块、除颤仪模块、急救呼吸机模块、超声模块、自动心肺复苏仪模块配合使用的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仁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仁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20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室PVC防撞护脚
- 下一篇:带自动吸血功能的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