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装式摇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19651.2 | 申请日: | 2015-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文龙 |
| 主分类号: | A47C3/029 | 分类号: | A47C3/029;A47C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装式 摇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椅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叠装式摇椅。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9年3月25日公开了名称为《纯玻璃组合摇摇椅》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820064142.4,一种由椅面和底板组成的纯玻璃组合摇摇椅,其特征是将一块长方形平板玻璃,设置成符合人体背、臀、腿曲线的椅面,另设置一带弧状底板的U字形支撑摇板,其两个上端口分别与椅面背部相紧密粘合。上述纯玻璃组合摇摇椅的缺点是纯玻璃制作的摇摇椅,容易遭受外物撞击而碎裂,特别是玻璃材质在摇椅使用过程中,玻璃与地面的摩擦以及撞击过程也容易导致玻璃破裂,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椅子不能叠装,导致椅子在存放和运输时占用较大的空间。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叠装的摇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装式摇椅,它包括柔性布面、横撑管、座架管、摇管、连接座、座撑管、定位垫,其特征是柔性布面套接在两根平行设置的座架管上,座架管通过三根横撑管、两根座撑管固接在一起;两根平行设置的摇管端口通过连接座与两根座架管相固接,摇管上设有四个定位垫。
所述的座架管上设有前脚管、座面管、靠背管和后脚管,所述的前脚管、座面管、靠背管和后脚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的“M”形管。
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摇接座、座接座、摇接头、座接头;其特征是摇接座与座接座之间垂直并错位设置,摇接座上设有摇接头,座接座上设有座接头,摇接头与座接头之间垂直并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座架管、摇管通过连接座错位连接在一起,使多张椅子能够通过堆叠的方式叠放在一起,能够节省存放以及运输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作为室内、庭院等场合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叠装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叠装式摇椅,它包括柔性布面1、横撑管2、座架管3、摇管4、连接座5、座撑管6、定位垫7,其特征是柔性布面1套接在座架管3上,座架管3通过横撑管2、座撑管6固接在一起;摇管4端口通过连接座5与座架管3相固接,摇管4上设有定位垫7。所述的座架管3上设有前脚管31、座面管32、靠背管33和后脚管34,所述的前脚管31、座面管32、靠背管33和后脚管34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成为一体的“M”形管。所述的柔性布面1由座面管32支撑形成人体臀部支撑面,柔性布面1由靠背管33支撑形成人体背部支撑面。
参照图2,所述的连接座5上设有摇接座51、座接座52、摇接头53、座接头54;其特征是摇接座51与座接座52之间垂直并错位设置,摇接座51上设有摇接头53,座接座52上设有座接头54,摇接头53与座接头54之间垂直并错位设置。连接座5通过摇接头53与摇管4相固接,连接座5通过座接头54与座架管3相固接。
参照图3,叠装时,一把椅子的摇管4可以叠放在另一把的摇管4上,同时这把座架管3可以叠放在另一把椅座架管3上,即座架管3上的前脚管31、座面管32、靠背管33和后脚管34依次向上堆放,如此重复,即可将多张摇椅通过堆放的形式叠装在一起,可以节省存放和运输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文龙,未经郑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9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