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椎骨骨面吻合式钻孔导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19492.6 | 申请日: | 2015-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炜;黄思庆;刘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晓炜;黄思庆;刘家刚 |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资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骨 吻合 钻孔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器,具体涉及一种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脊椎骨骨面吻合式钻孔导向器。
背景技术
外科内固定手术植钉需要在患者手术部位的骨骼上钻孔预制钉道,再沿着钉道植入螺钉。现有预制钉道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医生凭借影像照片及个人经验用医用克式钻直接打孔预制;另一种是依靠手术室术中X光系统及引导标记针,在术中多次拍片,调整,在拍片,再调整,最终确定钉道入路点及入路角度进行打孔预制。第一种做法完全依靠经验,对于难度较大,植入条件苛刻,且手术风险很大;第二种做法,手术相关人员操作繁琐,需要来回走动,术中调整时间长,大大增加了患者在术中受感染的几率,且术中X光设备价格昂贵,加大了手术成本。
现在术前数字化模拟规划软件已经在医院临床科室普及,虽然可以准确模拟手术过程,得到最佳手术方案,但只能在术前进行规划和参考,医生在手术中只能凭借记忆完成手术,数字化术前模拟技术无法在手术中精确运用,无法起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脊椎骨骨面吻合式钻孔导向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风险大、耗时长、成本高以及患者感染几率大的缺点,很好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与耗时,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几率与手术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脊椎骨骨面吻合式钻孔导向器,包括贴合主体,在贴合主体上还设置有导向管,贴合主体和导向管这两部件采用一体化设计,该导向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管分别设置在贴合主体中心线位置的两侧,在导向管的内部内壁上还设置有薄壁不锈钢管。
进一步的,上述贴合主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骨面固定钉孔。
作为优选,所述骨面固定钉孔中设置有自攻螺钉。
再进一步的,薄壁不锈钢管与导向管通过过盈配合固为一体。
作为另一种优选,薄壁不锈钢管与导向管通过医用的无毒粘合剂粘合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骨面贴合主体”和“导向管”两主要功能部件采用一体化设计,设计中患者模拟手术数据只经历一次逆向设计软件处理过程,避免了患者数据经过多次格式转换产生的误差;结构上采用“骨面贴合主体”与“导向管”一体化结构,制作一次性完成,成品无零件组装误差;设计和制作都压缩到最简,保证了此转移导向器的精度,在手术中可精准转移复制术前规划钉道;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薄壁不锈钢管,在导向管内部设置薄壁不锈钢管能够很好的将导向管与中间通孔相隔绝,在利用导向管进行钻孔时避免了导向管与钻孔的钻头相接触,进而避免了导向管被钻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准确性与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骨面固定钉孔,在骨面骨钉钉孔上设置自攻螺钉,通过自攻螺钉能够更好的将整个贴合主体固定贴紧在所需手术的脊椎骨上,避免了贴合主体在术中发生位移,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产品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器能够很好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与耗时,提高手术 的成功率与精准度,同时避免了长时间的现场调校过程,大大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几率与手术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制作出所需的导向器,降低了导向器的制作成本,缩短了导向器的制作周期,大大提高了导向器制作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脊椎骨处植入螺钉后的结构模型。
图5为本发明的包裹脊椎骨术处以及螺钉的空心外壳模型。
图6为本发明的导向器的初步模型。
附图标记说明:1、贴合主体;2、导向管;3、骨面固定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脊椎骨骨面吻合式钻孔导向器,包括贴合主体1,在贴合主体1上还设置有导向管2,该导向管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管2分别设置在贴合主体1中心线位置的两侧,在导向管2的内部内壁上还设置有薄壁不锈钢管。上述贴合主体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骨面固定钉孔3。在导向管内部设置薄壁不锈钢管能够很好的将导向管与钻头相隔绝,在术中利用导向管进行钻 孔时避免了导向管与钻孔的钻头相接触,进而避免了导向管被钻头损坏,进一步提高了准确性与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晓炜;黄思庆;刘家刚,未经武晓炜;黄思庆;刘家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9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及其手持式碎石冲击波头
- 下一篇:一种下颌角整形限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