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滚转支耳及作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18503.9 | 申请日: | 2015-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8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崔佩娟;王水铭;赵国平;侍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骥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2 | 代理人: | 唐晓峰 |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滚转支耳 作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动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滚转支耳及作动器。
背景技术
机电作动器由于伺服电机旋转,必须为其设计防滚转支耳,也即防滚转支耳是机电作动器实现其功能的必要结构。
现有技术中,“十字轴”形式的防滚转支耳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尺寸空间(轴向空间及径向安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机电作动器的防滚转的要求。但是,这种“十字轴”形式的防滚转支耳具有较为明显的缺点。具体地,一方面“十字轴”形式的防滚转支耳占用的轴向空间较长,这就造成了机电作动器的零位安装长度偏长;另一方面,“十字轴”形式的防滚转支耳安装需要的安装座的空间也比较大。
随着机电作动器技术的发展,某些情况下,对机电作动器的空间指标要求非常苛刻,利用现有的“十字轴”形式的防滚转支耳已经不能满足产品安装空间的要求。需要设计新的支耳,实现防滚转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小的防滚转支耳及作动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滚转支耳,包括支座和设置在支座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耳片,耳片具有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轴孔,且所耳片具有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柱面凸起,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中之一方向。
进一步地,耳片呈扁平状,第二方向垂直于耳片所在的平面,第三方向平行于耳片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柱面凸起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耳片厚度。
进一步地,柱面凸起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轴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轴孔中设置有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作动器,包括作动器本体,作动器本体上设置有前述的防滚转支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滚转支耳及作动器,通过在耳片上设置轴孔和柱面凸起,从而保证了以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为轴线的旋转自由度,防止以第一方向为轴线的滚转运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十字轴”的防滚转支耳,本实用新型将在柱面凸起设置在耳片,能够使结构更紧凑,从而有效地减小防滚转支耳的占用空间(轴向空间和径向空间),并减少安装空间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滚转支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滚转支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滚转支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滚转支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滚转支耳,包括支座10和设置在支座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耳片20,耳片20具有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轴孔21,且所耳片20具有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柱面凸起22,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中之一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耳片20上设置柱面凸起22,当防滚转支耳与相应的基座通过销轴连接时,通过柱面凸起22可以限制作动器沿作动器轴线的转动,同时释放另外两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达到防滚转结构的要求。具体地,在图1中,第一方向为y轴方向,第二方向为z轴方向,第三方向为x轴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结构以X轴和Z轴为轴线的方向上可以实现自由转动,而以Y轴为轴线的方向则被约束住,能够实现机电作动器对自身防滚转的功能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耳片20上设置柱面凸起22,相比现有技术中,能够有效减小安装占用空间,利于缩短作动器的零位安装长度,减小作动器电机侧对安装空间的需求,有助于机电作动器支耳的小型化、轻质化;而且由于柱面凸起22固定设置在耳片20上,使得整个防滚转支耳的结构更简单,装配也更方便,有效减少防滚转支耳的中间环节,进而减少了个连接间隙对机电作动器产品性能的影响,提高连接可靠性。
优选地,结合图1和3所示,耳片20呈整体扁平状,并选择轴孔21的轴线垂直于耳片20所在的平面,柱面凸起22的轴线反向平行于耳片20所在的平面,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而且方便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8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用电机
- 下一篇:一种永磁隐极转子的新型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