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8498.1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翠;王晓欣;张银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鼻胃管,鼻饲管喂食)nasogastric tube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
目前,临床上凡不能经口腔进食的病员或需要洗胃的病员,均需要安置胃管,通过胃管注入清水、食物、药物。医护人员会对胃病患者的病人使用胃管,胃管在使用时不是一次就拔掉的,一般会采用在胃管的末端缠上无菌纱布或者反折后再缠上无菌纱布,以防止污染,但是无菌纱布或者反折后再缠上无菌纱布会出现脱落现象,就会出现不良状况,严重影响治疗和医患的关系。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120364877.0,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其公开了一种新型胃管固定器,属于胃管固定装置领域,包括胃管,其中,在胃管上端设有套管,在套管两侧设有侧翼,在侧翼上设有固定带,套管侧壁为半连接状态。
上述胃管固定装置虽能实现胃管的简单固定,但是其仍需医护人员手动系固定带,若固定带未系好或其他原因无故脱落,则会引起胃管的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固定、不易脱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包括胃管,所述胃管的末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胃管上的固定翼和与所述固定翼配合使用的固定器;
所述固定翼为一套设于所述胃管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两侧设有带通孔的侧翼;
所述固定器包括医用胶粘布和自锁扣;所述医用胶粘布包括一粘贴基片和离型片;所述粘贴基片的一侧的表面具有一胶粘层,所述的离型片与胶粘层相结合;
所述自锁扣设于所述粘贴基片的另一面上,所述自锁扣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和底座,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柱,所述两个支柱的位置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设置;
还包括固定垫,所述固定垫设于所述胶粘层的中间部位。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其中,所述医用胶粘布为长条状或带有翼部的矩形。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其中,所述胃管的外壁管体上设有刻度线。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其中,所述固定垫为一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将固定装置与所述胃管的管体合二为一,不仅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而且有效避免了胃管脱落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所述医用胶粘布为长条状或带有翼部的矩形,此种特殊形状有益于该胶粘布的粘贴固定;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具有固定牢靠、减少患者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的固定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胃管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胃管 2、固定翼 3、通孔
4、套管 5、医用胶粘布 6、自锁扣
61、第一扣件 62、第二扣件 63、底座
64、支柱 7、固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8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