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门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7697.0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8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潘艳雄;潘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艳雄;潘博文 |
主分类号: | H04M11/02 | 分类号: | H04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谢敏楠;杨行宇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门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门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无线终端的无线门铃。
背景技术
传统门铃,受距离的约束。主人必须在家,才能接待客人。当主人离开家的时候就不能知道来访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提供以下方案来掌握客人来访情况。
一种解决方案为在室外机上安装摄像头,当有客人来访并按键时,室外机自动录像到室内机,主人回家后通过查看室内机中的录像;
另一种解决方案为在门铃(室外机)上安装通信模块,发送图片/声音到外出中的主人的移动设备中。例如美国专利US8780201B1,其通过门铃上的摄像头,麦克风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WIFI路由器,接入互联网,将信息传送给移动终端,从而实现了与客人远程视频通话。
然而,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当主人不在家时,无法和客人实现实时通话,无法随时掌握客人来访的情况。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接收设备为移动终端。基于互联网通信会生迟延。当主人在家时,由于通信网络传输数据所发生的迟延,客人可能会由于过长的等待时间而离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可选通信方式实现远程视频通信的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通信迟延而导致认知迟延从而使得客人离去的情形,并且在实现无线门铃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安防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门铃,该无线门铃包括,室内机;
室外机,与室内机无线或有线连接;
第一无线通信中继设备,与室内机以及数据传输网络无线或有线连接;
服务器,通过数据传输网络与无线通信中继设备无线或有线连接;
该无线门铃还包括与室内机无线连接的第一移动终端,和/或与无线通信中继设备无线连接的第二移动终端,和/或通过第二无线通信中继以及数据传输网络与服务器连接的第三移动终端;
所述室内机和/或室外机可以安装SIM卡并具有SIM卡检测单元,所述SIM卡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机和/或室外机中是否安装有SIM卡;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具有针对室外机和/或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地址交换单元;
所述服务器具有针对室内机和/或室外机和/或第一移动终端和/或第二移动终端和/或第三移动终端的第二通信地址交换单元。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连接第一无线通信中继设备,所述连接可以为无线或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具有针对室内机的呼叫单元,所述室内机具有针对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或第二移动终端和/或第三移动终端的延时呼叫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中继设备和/或第二无线通信中继设备为移动通信基站。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具有图像显示设备、声音获取和播放设备、存储设备、传感设备以及数据传输设备。
更优选地,所述室内机的图像显示设备为显示器,所述室内机的声音获取和播放设备为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室内机的存储设备为内置存储卡或外置存储设备接口,所述室内机的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和/或亮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机的数据传输设备为有线和/或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具有图像获取设备、声音获取和播放设备、传感设备、告警设备以及数据传输设备。
优选的,所述室外机还具有指纹识别设备以及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指纹识别设备和/或声音获取设备和/或图像获取设备连接,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告警设备连接,所述身份识别单元用于通过识别指纹和/或声纹和/或人脸数据对访者身份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选择是否启用告警设备。
更优选地,所述室外机的图像获取设备为摄像头,所述室外机的声音获取和播放设备为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室外机的传感器的为红外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和/或亮度传感器,所述室外机的告警设备为LED发光模块或声音告警模块,所述室外机的数据传输设备为有线和/或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网络为运营商通信网络,更为优选地为移动通信运营商通信网络。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和/或室外机安装的SIM卡为标准SIM卡、MicroSIM卡、Nano SIM卡或下一代SIM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门铃,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门铃包括,室内机;
室外机,与室内机无线或有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艳雄;潘博文;,未经潘艳雄;潘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7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