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式快速分离层析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6923.3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宗志敏;王铁民;刘静;张栋栋;吕璟慧;魏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式 快速 分离 层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式快速分离层析柱,属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一般用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分离的一种层析法,在化学、化工、医药领域应用广泛。但传统的层析柱分离速度缓慢,实验周期太长,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负压式快速分离层析柱,它通过真空泵可以将锥形接收瓶与层析柱身下部空间抽为负压,从而提高层析柱内试剂流速,节省分离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式快速分离层析柱,包括柱身,柱身顶端横向折弯并设有塞子;所述柱身中部设有膨胀的球形柱体,其下部口径缩小并设有阀门;所述柱身下方设有锥形接收瓶,柱身由一接头与锥形接收瓶连接;所述接头为双层玻璃结构,柱身底端插入其内径中,所述接头的夹层顶端密封,其底端开口且与锥形接收瓶连通,所述接头夹层的侧壁由真空导管连接一回收瓶;所述回收瓶还设有连接真空泵的真空泵连接管。
所述接头的底口设有内螺纹,锥形接收瓶的顶口设有螺纹,两者旋转连接。
所述接头的侧壁设有用于连接真空导管的接出口。
所述接出口和真空导管上分别设有螺纹。
所述回收瓶的顶口设有密封塞,真空导管以及真空泵连接管均穿过密封塞插入回收瓶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负压式快速分离层析柱,它通过真空泵可以将锥形接收瓶与层析柱身下部空间抽为负压,从而提高层析柱内试剂流速,节省分离时间,并且双层玻璃接头的设置使该装置的结构更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负压式快速分离层析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身,2.塞子,3.锥形接收瓶,4.接头,5.真空导管,6.回收瓶,7.真空泵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一种负压式快速分离层析柱,包括柱身1,柱身1顶端横向折弯并设有塞子2;所述柱身1中部设有膨胀的球形柱体,其下部口径缩小并设有阀门;所述柱身1下方设有锥形接收瓶3,柱身1由一接头4与锥形接收瓶3连接;所述接头4为双层玻璃结构,柱身1底端插入其内径中,所述接头4的夹层顶端密封,其底端开口且与锥形接收瓶3连通,所述接头4夹层的侧壁由真空导管5连接一回收瓶6;所述回收瓶6还设有连接真空泵的真空泵连接管7。
所述接头4的底口设有内螺纹,锥形接收瓶3的顶口设有螺纹,两者旋转连接。
所述接头4的侧壁设有用于连接真空导管5的接出口。
所述接出口和真空导管5上分别设有螺纹。
所述回收瓶3的顶口设有密封塞,真空导管5以及真空泵连接管7均穿过密封塞插入回收瓶6中。
使用时,它通过真空泵可以将锥形接收瓶3与层析柱身1下部空间抽为负压,从而提高层析柱内试剂流速,节省分离时间。由于抽负压过程中,体系内的液体会挥发,回收瓶6可以置于干冰或液氮的环境中,从而对挥发的液体进行回收,减少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6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
- 下一篇:一种萃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