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6232.3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桂;韩先翔;马文中;马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文桂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连续 揉捻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
(二)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好坏决定了成茶品质的优劣。目前,茶叶的揉捻原理基本相同,均是让杀青(或萎凋)叶团在由揉桶、压盖和揉盘组成的揉捻空间中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做匀速平行圆周运动,受到揉桶、压盖、揉盘、棱骨及叶团自身的多方向力的复合作用,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将叶细胞破碎,从而完成揉捻过程。揉捻机的结构也大同小异,由传动机构、副轴装置、揉盘装置和加压装置4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减速装置和齿轮组传递到主轴上,驱动揉桶在布置有棱骨的揉盘上做旋转运动。揉捻过程中,压力调整通过丝杆和螺母的运动控制压盖的升降来实现。压盖的上、下浮动由弹簧控制。茶叶从揉桶的上方投入其中,揉捻完毕的茶叶从揉盘中央的出茶门排出。
现有的自动揉捻机是在传统的筒盘结构揉捻机基础上将压盖的弹簧加压改为恒定的气动加压,用气缸经压盖对茶叶施压,而气缸压力的大小则由相应的电磁阀、换向阀和调压阀进行调节;对揉捻加压的力度和持续时间的控制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加料时,压盖的上升、开启及加料完成后的关闭和下降在机械结构上采用自驱动的立柱丝杆和螺旋槽导向结构,且动作的顺序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为了每次投入的杀青叶数量合理,采用了皮带称控制输送数量。为了将皮带称中的杀青叶准确的投入揉桶中,不使其外漏,采用了接近传感器并带有磁制动的主动力装置技术;揉捻结束为实现自动出叶,采用了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气动回转气缸及带有机械放大装置的自动出茶门。
由上述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得出传统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1)揉捻质量不稳定:目前,桶盘结构的揉捻机以单机揉捻为主,投叶无计量装置,揉捻无计时装置,加压的时机和加压时间无机电控制,完全靠人工操作、判断,随意性很大。虽是同批杀青叶,但揉捻质量各有差异,导致成品茶质量参差不齐。(2)效率不高:桶盘结构的揉捻机,其上料、调整压力和下料均靠人工操作,效率较低。同时,桶盘结构的揉捻机是间歇工作,只能一桶一桶的揉捻,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工效低,揉桶透气性不好,容易形成闷揉,茶叶容易结团,揉捻后需要增加一道工序一解块工序。(3不能适应流水线、自动化生产。
从上述的叙述中可以得出自动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1)整套设备控制系统的高科技含量很高,设备机体庞大,从而成本、价格也相应的高昂;(2)整套操作、控制系统很复杂,对操作、维修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质量均一、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茶叶连续揉捻机。
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捻装置、中央电机、平行四边形机构;
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揉板和揉捻盖,揉捻盖位于揉板上方;
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传动机构、主动曲轴、从动曲轴、电机架;
所述的揉板是块平板,平板上与揉捻盖运行范围相配合的位置,设有均匀分布凸起花纹;揉板上揉捻范围中心开有一个孔,做出料口。
所述的揉捻盖由盖板、螺旋导叶筋、进料口构成;螺旋导叶筋盘旋在盖板上,揉捻盖边缘设有喇叭口做进料口;揉捻盖中心、设有联接件与传动轴联接。
所述的盖板、螺旋导叶筋、揉板组成的狭长旋转空间构成揉捻区。
所述的揉板固定在机架上,传动机构、主动曲轴、从动曲轴安装在机架上,电机架通过主动曲轴、从动曲轴与揉板活动连接;揉捻盖与中央电机联接,中央电机安装在电机架上;揉板固定不动,揉捻盖在中央电机、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台运动。
本实用新型连续揉捻机的揉板固定不动,揉捻盖在中央电机、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合运动;茶叶从杀青机出来,在揉板一处边沿落下,在揉捻盖的作用下,茶叶进入进料口,茶叶在揉捻装置内,受到盖板、螺旋导叶筋、凸起花纹和揉板壁的揉搓,使松散的茶叶逐渐揉紧,使其揉搓成紧结圆浑的形状,并且细胞破裂、适当揉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出料口出料。使用完毕,可以拆下揉捻盖,对揉板、揉捻盖进行清洗。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茶叶连续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揉捻盖的俯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文桂,未经马文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6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大型轴类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耐磨泵管压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