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棉花拌种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6179.7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楼;史加亮;李凤瑞;董灵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拌种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种子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棉花拌种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棉花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拌种、包衣等预处理,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减少棉花病虫危害,为棉花的高产稳产创造有力条件。目前的种子搅拌混合设备多是利用桨叶的转动或筒体的滚动来促使种子与药剂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中种子与种子之间、种子与设备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与碰撞,不免对种皮造成一定的伤害,种子破损率较高,造成作物出苗率低。于此同时,现有的种子搅拌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及重量大,小型种子加工作坊及农户不便进行购置;其传动部件较多,能耗大,运行成本较高;搅拌室是固定的,不便于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混合效果佳,利于清理,尤其对种子损伤小,破损率低的棉花拌种混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棉花拌种混合装置,其包括:
十字悬撑梁,其由两支臂垂直交叉固定构成,四个端部分别经四根立柱支撑而呈水平状态,其中两相邻的端部下侧设有铰接座;
驱动气缸,其设有两个,活塞杆位于下侧,缸体位于上侧,两个驱动气缸的缸体的端部分别经转轴与铰接座转动连接;
料兜,其由软性材料制成,用于盛放种子,其展开后呈左右及上下均对称的四角星状,四个角部均固定有吊环,每个吊环分别与一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两相邻角部的绳索另一端分别与两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另两绳索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十字悬撑梁剩余的两端部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两驱动气缸交替进行伸缩时,料兜在悬撑力变化的作用下而发生形变,使其内部的种子来回移动及滚动,由此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由于在混合过程中,种子不会受到剧烈的撞击,种子与种子及种子与料兜之间摩擦力较小,故不会对种皮造成伤害,可确保种子的完整度;而料兜由软性材料制成,一方面可进一步降低混合过程中对种子带来的磨损及撞击,另一方面其方便拆下进行清洗、清理,可减少甚至避免药物残留,防止不对应拌种剂带来的不利影响;其采用驱动气缸提供动力,大大的简化了设备的传动结构,降低了能耗,运行成本更加低廉;另外,其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实施,成本较低,更适用中小型种子加工单位或农户购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料兜,2、驱动气缸,21、活塞杆,22、缸体,3、铰接座,4、十字悬撑梁,5、绳索,6、吊环,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棉花拌种混合装置,其包括:十字悬撑梁4、两驱动气缸2及料兜1构成。十字悬撑梁4由两支臂垂直交叉固定构成,四个端部分别经四根立柱7支撑而呈水平状态,其中两相邻的端部下侧设有铰接座3;两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21位于下侧,缸体22位于上侧,缸体22的端部分别经转轴与铰接座3转动连接;料兜1由软性材料制成,用于盛放种子,其展开后呈左右及上下均对称的四角星状,四个角部均固定有吊环6,每个吊环6分别与一绳索5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两相邻角部的绳索5另一端分别与两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21端部固定连接,另两绳索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十字悬撑梁4剩余的两端部的下侧,由此料兜1经四根绳索5悬撑于十字悬撑梁4的正下方。
所述的两驱动气缸2由气泵提供动力,由PLC控制换向阀来实现伸缩控制,由于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工作过程中,当两驱动气缸2交替进行伸缩,料兜1在悬撑力变化的作用下而发生形变,使其内部的种子来回移动及滚动,由此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由于在混合过程中,种子不会受到剧烈的撞击,种子与种子及种子与料兜之间摩擦力较小,故不会对种皮造成伤害,可确保种子的完整度;而料兜1由软性材料制成,一方面可进一步降低混合过程中对种子带来的磨损及撞击,另一方面其方便拆下进行清洗、清理,可减少甚至避免药物残留,防止不对应拌种剂带来的不利影响;其采用驱动气缸提供动力,大大的简化了设备的传动结构,降低了能耗,运行成本更加低廉;另外,其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实施,成本较低,更适用中小型种子加工单位或农户购置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6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苗圃栽培挖坑器
- 下一篇:一种冻土块粉碎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