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软化翻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15691.X | 申请日: | 2015-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5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韩保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保岭 |
| 主分类号: | E01C23/12 | 分类号: | E01C23/12;E01C2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4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软化 翻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修补设备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软化翻修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沥青路面时最广泛应用的,但是沥青路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往往会出现破裂、凸凹不平等现象,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就需要对沥青陆敏进行一次大修或重新铺设,我们UI沥青高速公路为例,高速公路大修主要是对原路面以铣刨清楚深度四厘米左右,铣刨后的沥青炉料已成粉碎状,不能用于原路面从新铺设,须更换新的沥青路料,再用摊铺机铺设已铣刨的路面,这样也造成了铣刨沥青路面料本身价值的浪费,并且施工过程中还需承担新旧路料往返的运费,然而现有使用的沥青路面软化翻修机,体型大,耗能大,使用不方便,只适合大型工程路面翻修,制造成本高,路面翻修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软化翻修机,改变了以往大体型设备以及大面积路面的翻修,设备体型小,制造成本低,适用性强,使用方便,耗能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沥青路面软化翻修机,包括机车底盘,所述机车底盘下端部设置安装框槽,所述安装框槽内设置一排辐射加热管,所述机车底盘的上端部设置连接辐射加热管的蓄电器,所述辐射加热管的两侧设置与安装框槽连接的侧反光镜板,且在辐射加热管的上部设置与安装框槽的槽底部连接的上反光镜板,所述安装框槽内靠机车底盘后端部设置剥离铲,所述剥离铲固定在旋接轴上,所述旋接轴中部设置扇形板片,所述扇形板片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头部连接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设置在机车底盘后端部上的架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车底盘下端面四角设置支撑轮。
进一步地,所述侧反光镜板对称设置在辐射加热管的两侧,且侧反光镜板斜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板片靠圆弧边缘设置若干个与传动杆端部连接的穿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为F型杆,且操作杆的靠端部的下直角杆段与传动杆活动连接,操作杆的上直角杆段与架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架杆上设置手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机车底盘下部的一排辐射加热管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软化,再由辐射加热管后侧的剥离铲对软化的沥青路面刨除,设备使用时通过手柄手动操作机车,并通过手动操作与设置在机车底盘后端部上的架杆活动连接的操作杆,使传动杆带动旋接轴转动,从而使剥离铲与沥青路面接触进行对软化沥青路面的刨除,且在在辐射加热管的上部设置与安装框槽的槽底部连接的上反光镜板,以及在辐射加热管的两侧设置与安装框槽连接的斜向设置的侧反光镜板,沥青软化路面效率高,设备体型小,制造成本低,改变了以往大体型设备以及大面积路面的翻修,适用性强,使用方便,耗能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软化翻修机在剥离铲未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软化翻修机在剥离铲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车底盘;2、蓄电器;3、辐射加热管;4、上反光镜板;5、侧反光镜板;6、剥离铲;7、旋接轴;8、扇形板片;9、穿接孔;10、传动杆;11、操作杆;12、架杆;13、手柄;14、支撑轮;15、下直角杆段;16、上直角杆段;17、安装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保岭,未经韩保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5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