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螺纹电极旋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4938.6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9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泽林;邢泽峰;薛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泽林;邢泽峰;薛智文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勘探 螺纹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螺纹电极旋进装置,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将螺纹电极旋进和收回的装置,属于地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野外进行电法勘探布置电极时使用的,能有效提高螺纹电极旋进和收回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质探勘工作者在进行电法勘探时需要使用电极,通过打入地层的电极向地下通电来测量地下岩层的电阻率,从而根据测得的一系列电阻率进行反演推算,构建地下岩层模型来研究地下岩层结构、构造。目前野外进行电法勘探时将电极打入地层的设备极其简陋,是通过重锤将电极打入地层,重锤携带比较麻烦,使用起来对地质探勘工作者体力要求较高,电极推进效率较低,而且敲击电极时,重锤对电极有一定的破坏性,在测得地下岩层的电阻率后,不易拔出收回电极,这给大量的地质探勘工作者造成了诸多不便。有的电极虽被改进成带有螺纹,增加了电极推进效率,但仍然需要重锤敲击电极进行推进,在携带与使用重锤时,地质探勘工作者的体力消耗问题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在拔出收回电极时需要重锤将电极向四周敲击,使电极周围的地层松动利于电极的拔出,重锤将电极向四周敲击时容易将电极折断,对电极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螺纹电极旋进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将螺纹电极旋进和收回的装置,能有效提高螺纹电极旋进和收回效率,同时对于地质勘探工作者来说,操作简单,减少体力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螺纹电极旋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螺纹电极旋进装置由连接孔槽、旋转把手、螺纹电极、右脚踏板、 右缓冲弹簧、右承压板、限位套、左承压板、左缓冲弹簧、左脚踏板、螺旋套筒、内螺纹、卡轴和旋转卡筒组成。连接孔槽置于旋转卡筒上方,卡轴置于旋转卡筒上,旋转把手置于旋转卡筒上,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分别置于螺旋套筒两侧,内螺纹置于螺旋套筒中部,左承压板和右承压板分别焊接置于限位套筒两侧,左承压板通过左缓冲弹簧和左脚踏板相连接,右承压板通过右缓冲弹簧和右脚踏板相连接,螺纹电极一端通过卡轴卡在旋转卡筒内,另一端依次穿过螺旋套筒和限位套筒。
使用时,首先将螺旋套筒套在螺纹电极中部,并且使螺纹电极位于限位套筒内,再将螺纹电极顶端通过卡轴卡在旋转卡筒内,然后和外部导线一端相连接,外部导线另一端穿过连接孔槽和外部监测设备相连接。然后分别将右承压板、限位套筒和左承压板放置在地面上,左右脚分别踏在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上,顺时针转动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带动旋转卡筒转动,旋转卡筒带动螺纹电极绕螺旋套筒内壁的内螺纹转动,所述限位套筒可以有效防止螺纹电极旋进时候的偏向,同时由于螺纹电极不断旋进土壤之后,左承压板和左脚踏板之间的左缓冲弹簧压缩,右承压板和右脚踏板之间的右缓冲弹簧压缩,继续顺时针转动旋转把手,带动螺纹电极旋进地下,当下螺纹电极旋进地层足够深度时,通电进行测量。拔出收回时,手持旋转把手,逆时针转动旋转把手,旋转卡筒带动螺纹电极绕螺旋套筒内壁的内螺纹反向转动,当螺纹电极转出一定深度时,结合左缓冲弹簧和右缓冲弹簧的伸缩力,可轻松将螺纹电极拔出土壤。达到能够快速将螺纹电极旋进和收回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有效提高电极推进与收回的效率,为地质探勘工作者节约大量时间精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螺纹电极旋进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连接孔槽(1),旋转把手(2),螺纹电极(3),右脚踏板(4),右缓冲弹簧(5),右承压板(6),限位套筒(7),左承压板(8),左缓冲弹簧(9),左脚踏板(10),螺旋套筒(11),内螺纹(12),卡轴(13),旋转卡筒(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探螺纹电极旋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连接孔槽(1)、旋转把手(2)、螺纹电极(3)、右脚踏板(4)、右缓冲弹簧(5)、右承压板(6)、限位套筒(7)、左承压板(8)、左缓冲弹簧(9)、左脚踏板(10)、螺旋套筒(11)、内螺纹(12)、卡轴(13)和旋转卡筒(14)组成。连接孔槽(1)置于旋转卡筒上方(14),卡轴(13)置于旋转卡筒(14)上,旋转把手(2)置于旋转卡筒(14)上,左脚踏板(10)和右脚踏板(4)分别置于螺旋套筒(11)两侧,内螺纹(12)置于螺旋套筒(11)中部,左承压板(8)、和右承压板(6)分别焊接置于限位套筒(7)两侧,左承压板(8)通过左缓冲弹簧(9)和左脚踏板(10)相连接,右承压板(6)通过右缓冲弹簧(5)和右脚踏板(4)相连接,螺纹电极(3)一端通过卡轴(13)卡在旋转卡筒(14)内,另一端依次穿过螺旋套筒(11)和限位套筒(7),使用时,首先将螺旋套筒(11)套在螺纹电极(3)中部,并且使螺纹电极(3)位于限位套筒(7)内,再将螺 纹电极(3)顶端通过卡轴(13)卡在旋转卡筒(14)内,然后和外部导线一端相连接,外部导线另一端穿过连接孔槽(1)和外部监测设备相连接。然后分别将右承压板(6)、限位套筒(7)和左承压板(8)放置在地面上,左右脚分别踏在左脚踏板(10)和右脚踏板(4)上,顺时针转动旋转把手(2),旋转把手(2)带动旋转卡筒(14)转动,旋转卡筒(14)带动螺纹电极(3)绕螺旋套筒(11)内壁的内螺纹(12)转动,所述限位套筒(7)可以有效防止螺纹电极(3)旋进时候的偏向,同时由于螺纹电极(3)不断旋进土壤之后,左承压板(8)和左脚踏板(10)之间的左缓冲弹簧(9)压缩,右承压板(6)和右脚踏板(4)之间的右缓冲弹簧(5)压缩,继续顺时针转动旋转把手(2),带动螺纹电极(3)旋进地下,当下螺纹电极(3)旋进地层足够深度时,通电进行测量。拔出收回时,手持旋转把手(2),逆时针转动旋转把手(2),旋转卡筒(14)带动螺纹电极(3)绕螺旋套筒(11)内壁的内螺纹(12)反向转动,当螺纹电极(3)转出一定深度时,结合左缓冲弹簧(9)和右缓冲弹簧(5)的伸缩力,可轻松将螺纹电极(3)拔出土壤。达到能够快速将螺纹电极(3)旋进和收回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泽林;邢泽峰;薛智文;,未经周泽林;邢泽峰;薛智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4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状反光元件
- 下一篇:一种堤坝探测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