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甘子果实筛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4556.3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8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远婷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甘子 果实 筛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余甘子果实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甘子果实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余甘子又名喉甘子、油柑子、庵罗果、牛甘果,主要产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余甘子果实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如余甘子果实中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pp等,尤其富含维生素C,其含量可达0.6%~0.92%,春季果实含量最高,有时甚至可达1.82%,该含量是苹果维C含量的160倍,同时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仅次于水果维生素C之王的刺梨。再如,余甘子果实中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了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总含量达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
目前,余甘子的主要加工方式为制作成余甘子茶和制作成余甘子蜜饯,在余甘子进行加工之前,通常需要进行筛分,将不同粒径的余甘子进行初步筛分,使得成品粒径大体相同,保证包装的美观。传统的筛分方式一种是采用人工挑选,另一种是将余甘子放置在筛子中,通过不断摇晃筛子对不同粒径的余甘子进行筛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筛分效率较低、操作者劳动强度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佳、能够减小操作者劳动强度的余甘子果实筛选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余甘子果实筛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铰接有用以筛分余甘子的筛框,筛框上连接有用以带动筛框在竖直平面中摆动的驱动机构,在筛框的下方对应设有用以承接从筛框中筛选出的余甘子的接料框。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外套设有引导框,引导框的下端设有第一导杆,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导槽,第一导杆插置于导槽中,在引导框的上端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筛框的一端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筛框具有用以筛选所述余甘子的选料区和用以将所述余甘子送出的出料区,选料区与出料区之间设有挡料板,在所述筛框上设有供该挡料板插置的卡槽,挡料板活动卡设在该卡槽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架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筛框沿长度方向的中部铰接在该第一转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接料框通过第二转轴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在所述接料框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活动垫块。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余甘子倒入筛框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筛框在竖直平面内反复摆动实现,余甘子从筛框中落入接料框中,相比传统的人工筛选,本实用新型的筛选效率更高,同时可以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 20-筛框
21-选料区 22-出料区
23-卡槽 24-挡料板
30-接料框 40-第一转轴
51-电机 52-偏心轮
53-引导框 54-第一导杆
55-导槽 56-驱动杆
60-第二转轴 7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余甘子果实筛选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之间铰接有用以筛分余甘子的筛框20,筛框20上连接有用以带动筛框20在竖直平面中摆动的驱动机构,在筛框20的下方对应设有用以承接从筛框20中筛选出的余甘子的接料框30。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架设有第一转轴40,所述筛框40沿长度方向的中部铰接在该第一转轴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远婷,未经陈远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4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