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4222.6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8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毛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传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2 | 分类号: | F24H3/02;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气气 板式 换热器 高压电 蓄能 热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供热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普遍使用供热设备一般有锅炉、电加热装置等;锅炉一般采用燃烧煤炭对介质进行加热,以达到集中供热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不环保,需要排放大量的废气,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利用电能来对介质直接加热的电加热装置,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耗电量大,成本高,尤其是在一些电力资源不足的地区,或者是在用电的高峰期,甚至会出现电力无法供应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出现了一种利用蓄能/蓄热材料的供热系统,它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加热管将相对廉价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将这部分热能储存到蓄热材料中,等到用电高峰时再将这部分热量利用热交换器输出到需要使用热风的终端,这种供热系统虽然有节省成本、无污染等优点,但仍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换热盘管进行热交换才能输出,而用户往往无法直接利用液态的换热介质,而需要再次利用冷风吹送到高温的换热盘管上以获得高温空气,这种多级换热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热量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带有保温层的蓄热体外壳内安装至少一层蓄热体,相邻蓄热体之间形成内通风道,内通风道内设置有与蓄热体相接触的加热体,保温层与蓄热体之间形成与循环管道连通的空腔,循环管道内设置有风机、气气板式换热器。
所述循环管道设置在底座内。
所述气气板式换热器由气气板式换热器芯体组成,气气板式换热器芯体交叉错位放置,形成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入口、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出口、气气板式换热器外循环入口、气气板式换热器外循环出口,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由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入口与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出口构成的内循环管道,以及由气气板式换热器外循环入口与气气板式换热器外循环出口构成的外循环管道,所述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入口以及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出口与空腔连通。
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入口和气气板式换热器外循环出口二处的气气板式换热器芯体是交叉错位放置。
气气板式换热器外循环入口处设置有新风过滤网。
所述外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保温层与蓄热体之间形成与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出口连通的空腔A以及与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入口连通的空腔B。
所述空腔B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气气板式换热器内循环出口处设置有蜗壳,所述风机安装在蜗壳内。
所述蜗壳上设置有防护网。
所述加热体与高压电电缆接口相连。
所述加热体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并通过连接片与高压电电缆接口相连。
所述连接片与高压电电缆接口之间安装瓷套。
所述蓄热体外部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绝缘层为绝缘隔热材料或高压绝缘瓷瓶。
所述保温层安装在蓄热体外壳与机组外壳之间。
所述机组外壳上设置有超温限温器。
所述蓄热体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巧妙、合理,成本低廉,无污染,能够充分利用用电低谷时的电能进行加热、蓄热,并在用电高峰时将这部分热量释放出来,而且可以直接将仅经过2次换热的高温空气供给供热终端,免除了多次换热所产生的热损失大、热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它还可以根据供热终端的需要进行热空气温度的调节,且蓄热体内的空气不与外循环管道里的空气发生气体交换,仅有热交换,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绝缘隔热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气板式换热器结构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绝缘瓷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传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传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4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空气加热箱及其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层炉排气化环保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