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4045.1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5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伊庭;姚立和;罗应照;洪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冷却 电机 外壳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外壳组件,尤指一种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
背景技术
电机为普遍运用的装置,能够作马达以输出动力,或是作为发电机而通过其他能量转换的方式来提供电力。随着电机应用效能的提升,其尺寸缩小,然而发热功率密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对电机的冷却能力要求也相对提高,电机是否能够受到良好冷却以维持正常工作温度,则直接相关于电机的散热安排。一般而言,不同电机的操作设计,均会使定子组、转子组有电机损失,电机转子损失会转换成热的形式,而产生的热会传递至轴承上,轴承本身也因转轴的高转速而产生摩擦热,过多的摩擦热将使得轴承温度过高而损坏,引发电机振动甚至损毁的问题。
电机在允许连续操作的设计条件下,其定子组中的铜线绕组温度每提升10℃,使用的寿命便会下降一半。包覆在铜线外的绝缘漆则易因高温产生的热应力及热疲劳造成脆化、裂解。
为了避免高温导致电机零件寿命减短或损毁,通常会在电机上设置冷却流道,并于冷却流道中导入冷却流体以对电机进行降温。优异的冷却流道排列布置方式可提升电机的效率、性能及寿命,但过于复杂的流道反而使得制造的困难度增加及成本提高,不符合效益。
现有的电机冷却流道安排大多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电机,例如空腔流道的应用的例子均以冷却较小型的电机为主,而应用至大型电机中,因发热量提升,冷却情况易因为流体形成的回流区造成热点,使电机于此局部产生温度过高的情况。在冷却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此类空腔流道产生核沸腾的机会提升,因核沸腾产生的相变变化会使得电机产生气爆、漏水、疲劳等的现象,造成电机应用的危险性也增加。此外,也有螺旋流道的应用,此种冷却流道普遍的应用在电机的冷却中,螺旋流道是采用一进流孔以及一出流孔的冷却布局,冷却流体从电机的一端通过进流孔进入螺旋状冷却流道,再由电机另一端通过出流孔离开冷却流道,且同时带走电机上的高热,由此达到降温效果。然而,冷却流体在冷却流道中流动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而逐步增高自身温度,当冷却流体到达出流孔时,温度已高于冷却流体尚未进入冷却流道的温度,因此,靠近出流孔的电机零件所获得的冷却效果远不如靠近进流孔的电机零件的冷却效果。电机的尺寸及长度过大则加剧螺旋流道对电机前后定子绕组冷却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有鉴于传统的电机冷却流道仅允许冷却流体从电机一端进入而导致电机另一端的冷却效果较差的缺点,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其上的两个冷却流道允许冷却流体分别从外壳组件的两端进入,再分别从外壳组件的两端离开,故外壳组件每一端均能接收尚未与电机定子组热源产生热交换而温度较低的冷却流体,达到均匀冷却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使前述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包括:
一壳体,其呈圆柱状,在该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两相对称的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自该壳体外表面前端延伸到该壳体外表面后端,且该冷却流道具有一入口端以及一出口端,其中一冷却流道的入口端靠近壳体前端,且该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靠近壳体后端,另一冷却流道的入口端靠近壳体后端,且该另一冷却流道的出口端靠近壳体前端;
一外壳套,其呈圆柱状,该外壳套套设在该壳体上且覆盖该两冷却流道,在该外壳套上设置有一前出流管以及一后出流管,该前出流管与该后出流管分别与该两冷却流道的两出口端相连通;
一前盖板,其设置在该壳体前端,在该前盖板上设置有一与该壳体的其中一冷却流道的入口端相连通的前进流管;以及
一后盖板,其设置在该壳体后端,在该后盖板上设置有一与该壳体的另一冷却流道的入口端相连通的后进流管。
所述壳体的各冷却流道呈蛇形蜿蜒状。
所述壳体的各冷却流道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区段。
所述壳体的两冷却流道相互独立而不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八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4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机移动装置
- 下一篇:B14法兰电机的防护结构